小青龙汤

一、概述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量:麻黄(去节)、芍药、细辛、甘草(炙)、干姜、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用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于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在被调查的位医家中有8位擅用本方。主要为黑龙江、山东、安徽、河北、湖南、江苏、辽宁、四川、天津、云南等省市的内科医家。

小青龙汤所主治的病症多属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属外寒内饮证,亦可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本方的应用指征可概括为“外寒内饮”四个字。①外寒征象: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身痛。②内饮征象:咳喘,痰稀白呈泡沫状,胸痞,干呕,或见小便不利,周身水肿。③舌脉征象:舌质淡,苔薄白而润或白滑;脉弦紧或浮弦。

医家大多对本方进行了加减应用,有的加胆南星、莱菔子、海浮石、马兜铃等化痰止咳药;有的与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同用;有的加石膏、黄芩、银花、连翘、鱼腥草等清肺热药;有的如香附子、旋覆花等理气宽胸药。

关于本方药物用量,麻黄6~15g,白芍10~15g,桂枝6~15g,干姜3~15g,细辛1.5~10g,半夏10~15g,甘草6~15g,五味子3~15g。

在使用禁忌方面,多数医家认为,外感风热或痰热内蕴证不用;阴虚火旺、津伤便秘不用;脾阳不振,肾阳衰微不用;另水饮内停,但无外寒者,或有外寒而无内饮者,一般也不宜使用。

二、各家经验

■安徽·丁莲蒂

炙麻黄12g,白芍15g,细辛1.5~3g,桂枝9g,干姜12g,半夏12g,五味子12g,甘草6g,莱菔子30g,苏子20g,白芥子15g。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出现呼吸衰竭或伴有高血压者,方中麻黄当减量或慎用。

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咳喘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配合使用抗生素。症状缓解后可以中药汤剂为主,以巩固疗效,且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

■山东·刘瑞祥

麻黄10g,白芍12g,干姜6g,细辛6g,五味子6g,桂枝9g,半夏10g,甘草6g。

外感风寒、内有痰饮之证。

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白呈泡沫状,气喘不得平卧,口不渴,四肢浮肿,身体重痛,胸痞,干呕,苔薄白而润,脉浮弦或浮紧。

外感风热,痰热内蕴的咳嗽,气急,痰黄稠,发热,口渴,苔黄,脉数;或脾阳不振,肾阳衰微之浮肿、咳喘等病不宜使用。误用则咳喘加剧,出现心悸,失眠,烦躁不宁,发热,口干,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本方主药为干姜、细辛、五味子,而非麻黄、半夏,且用量相等。无汗用麻黄,有汗用麻黄根;肺寒停饮重者,干姜倍五味子;肺虚久咳重者,五味子倍干姜。外有风寒表证,内有痰湿的呼吸系统炎性疾病使用本方必定有效。现代研究本方具有抗过敏、抗胆碱能神经,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临床加减应用治疗哮喘。对遗尿、幽门梗阻等病也取得显著疗效。

■黑龙江·孙恩泽

麻黄15g,白芍15g,细辛7.5g,干姜15g,桂枝15g,五味子15g,半夏15g,莱菔子20g,海浮石20g,马兜铃20g,甘草15g。

外寒内饮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

恶寒,发热,不渴,无汗,浮肿,身体疼痛,胸痞,干呕,咳喘,脉浮。

阴虚火旺,津伤便秘者忌用。

本方经多年临床观察不但有平喘作用,还具有抗过敏及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肺功能作用。

■四川·李孔定

麻黄10g,桂枝10g,赤芍30g,干姜10g,北细辛6g,法半夏15g,五味子10g,甘草10g。

支气管哮喘。

喘咳,咯白色稀痰,舌淡,苔白滑。

咳喘,咯痰黄稠,舌红苔薄少津禁用。体弱久病者亦非所宜。误用可致大汗淋漓,咳喘加重,痰稠,咯吐不利。

血象高,感染重者,可加入黄芩、鱼腥草;胸满闷或痛者,加香附子、旋覆花。

本方仅限于咳喘急性期暂用,缓解后则应以扶正为主。

■天津·周继曾

麻黄6g,桂枝6g,芍药10g,干姜6g,半夏10g,细辛3g,五味子15g,炙甘草10g,陈皮15g。

外感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喘息不能平卧者。

咳喘不能平卧,痰多而稀或呈泡沫样痰,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风湿性心脏病及哮喘证属肾阴虚者不用本方,以免耗伤阴津加重肾虚。痰黄稠者慎用本方。

■辽宁·郭庆贺

麻黄7~15g,桂枝10~15g,干姜3~7g,五味子3~7g,细辛3~7g,半夏10~15g,白芍10~15g,炙甘草5~10g。

急性肾炎、支气管炎。

①表寒:恶寒,脉浮,或发热,或身痛。②肺逆:咳,喘,哮。③下闭:小便不利。④内饮:咯吐稀涎、白沫,或呕吐痰涎。⑤水停:周身水肿。

有水饮内停而无外寒者,一般不宜使用;有外寒而无内饮、水停者忌用。

无论是支气管炎,还是肾炎水肿.只要具备外寒内饮或外寒内水之证,即可考虑使用本方。若有热者,可用本方加石膏。治疗支气管炎,常配紫菀、杏仁,或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若有感染者,可加鱼腥草、黄芩、胆南星、银花、连翘之属。对于肾炎水肿,本方只适合于表寒、下闭、身肿者,有热,可加石膏。一旦表寒下闭解除,即需转方。用本方治此病症主要得利于两点:一者借麻、桂、辛、姜(可用生姜)温散表寒,使汗出寒解;二者借麻、辛、姜开提肺气,以通水道。有时可酌加淡渗之品。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名中医论方药:国家级名中医临证经验实录

图书作者:黄煌等主编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8月

图书简介

本书资料来源于编者参与的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调研课题的问卷资料。问卷由老中医药专家亲自填写或由继承人协助填写而成。为保证名中医经验不失真,本书尽量保持原貌不变,仅对部分体例以及药名、方名、病名等医学名词术语作了尽可能的规范和统一,有少部分做了文字上的精简。

该书适合中医专业人士及其业余爱好者阅读使用。全书共分方剂与中药两篇。每篇以方名与药名为条目,每个条目下分概述与各家经验两部分。概述是编者对参与问卷调查的位老中医药专家们应用方药的经验所作的统计和归纳,可使读者大体上了解该方药的应用范围及指征、加减、用量、禁忌等情况。各家经验则将各位医家的经验分列,以便于读者了解该方药各家独特的应用经验。全书共介绍了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北京的白癜风那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