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13584.html

随着养生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重视,现在喝中药调养治疗的朋友也逐步增多,但煎药方法不合理,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地煎煮中药。

Q

汤药煎煮之前需要清洗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Q

汤药熬煮前需要浸泡吗?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会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Q

煎药用什么水都可以吗?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Q

煎药用具如何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Q

煎中药需要加锅盖吗?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为了操作方便,常不盖锅盖,其实这是不建议的。经研究,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Q

煎药的火候如何掌握?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常见特殊煎法介绍

先煎:因有些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有毒药物,为降低毒性,需要煎煮3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倾入同煎。

后下: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后下药物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

烊化:将烊化药物放在一个小碗或杯子里,加适量白开水或经过滤的药液放在锅里隔水炖,让碗里的水保持在沸点左右,并不停搅拌。

来源:天津中医药

编辑:刘书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