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接到几位患者求助关于治疗眩晕的咨询。

今天谈谈我个人临床治疗眩晕的心得体会。

眩晕这个疾病,临床非常多见。一般多表现为头晕、恶心、头重脚轻,脖子僵硬,兼有头痛,严重者可导致抽搐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专治风痰上扰证。症见眩晕头痛,恶心胸闷等。原书方药如下:

半夏一钱,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白术三钱,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大枣两枚,水煎服。

现临床剂量多为:半夏12克,天麻12克,茯苓18克,橘红9克,白术15克,甘草6克。

生姜一片、大枣两枚,水煎服。

现在我带大家看看方子功效及组方思路;

本方为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胸闷呕恶。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脾虚失运,聚湿生痰,痰阻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清空,则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痰要药;天麻平肝潜阳,熄风止眩,为治风要药,有“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两味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脾健湿去,以绝生痰之源,共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效,使风熄痰消,眩晕头痛诸症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标本兼顾,风痰同治,肝脾并调。以燥湿化痰的二陈汤为基础,加入健脾燥湿之白术、平肝熄风之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之剂。

本方是治疗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

对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本方。这点很重要!辩证不准别怪方子无效!!!

临床加减:若眩晕较重者,加僵蚕、胆南星;头痛较重者,加蔓荆子、白蒺藜、菊花;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若肝经有热目赤口苦者,可加菊花、夏枯草。恶心重者加大生姜用量,生姜片可用至五六片(大约二十克)。

五味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j/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