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背方歌导痰汤
按:记住,方歌只有28个字,字字珠玑,说不定下一个考点还是在方歌中,等待有缘人去挖掘。本系列方歌推文以十版方歌为主,兼顾九版,如九版十版均无的方剂,则从其余版本的方歌选入补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 导痰汤中二陈佳, 南星枳实六药抓, 胸膈痞塞肋胀满, 燥湿祛痰行气郁。 半夏汤洗七次,四两 天南星细切,姜汁浸,一两 枳实去瓤,一两 橘红一两 赤茯苓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证。症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舌苔厚腻,脉滑。 方歌前两句指出组成,但要注意方歌第一句“二陈”,实则指的是半夏、橘红、茯苓,即二陈汤的主药,并非二陈汤的所有药物;此外还需要注意方中使用的是天南星,并非胆南星。第三句指出主治症状:痰厥证,症见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导痰汤是治疗痰饮壅盛的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喘急这类证的一张常用方。第四句指出功效:燥湿祛痰,行气开郁。导痰汤是治疗痰厥的眩晕、头痛。注意要和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痰厥的眩晕、头痛相鉴别。中内-厥证-痰厥、中内-肥胖-痰湿内蕴证、中内-痉证-痰浊阻滞证,选方是导痰汤。中内-颤证-痰热动风证,选方是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导痰汤、涤痰汤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能燥湿化痰。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甘草,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半夏与天南星相伍则燥湿化痰之力强,橘红与枳实相合则行气之力增,故祛痰行气之功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厥证,或痰饮壅盛所致的胸膈痞塞、咳嗽喘促等症;涤痰汤是导痰汤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涤痰开窍、益气扶正之功优,适宜于中风痰迷心窍证。 1 (A36)下列方剂中,适用于肺肾阴虚、湿痰内盛证的是: A.导痰汤 B.涤痰汤 C.金水六君煎 D.半夏白术天麻汤 答案与解析 点此展开 第1题:选C,这道题目考察治痰通用方——二陈汤的附方,二陈汤我们熟悉,加减也相对熟悉,4个选项中除了半夏白术天麻汤熟悉外,其他可能相对不那么熟悉,但是针对单选题,也是可以做对的。题目问治疗“肺肾阴虚,痰湿内盛”的方子,选项中都是二陈汤的附方,自然都是可以治疗痰湿内盛的,关键就是看谁能针对这个“肺肾阴虚”了,A导痰汤从方名初步判断是祛痰的力度更强了,偏实以祛邪为主;B涤痰汤从方名以及中内肺胀——痰蒙神窍选方为涤痰汤也可以知道他和神志的关系更密切,也是偏实祛邪为主,和题干不符;C金水六金煎可能不熟悉,但是你看方名中的金水对应的不就是五行中的肺肾二脏嘛?所以可能性很大,进一步如果你中内学得好,可以联想一下哮病——缓解期——肺肾气虚的选方中也有金水六金煎,这样就更可以佐证了。D半夏白术天麻汤我们熟悉主要治疗风痰盛导致的眩晕头痛。所以不熟悉的知识点/真题一定要耐心分析,学科之间交叉联系,这样一样也可以做对的。方剂大纲新增了导痰汤和涤痰汤,真题就有端倪了。其实不管大纲有无新增导痰汤和涤痰汤,这些真题涉及的,但是大纲没有的,我们都应该主动去了解,尽可能多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推荐山药学姐的方歌考点精讲课程,详细介绍请戳:方歌考点精讲。扫下图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12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仙茅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仙茅的营养价值及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