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剂

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热痰证。症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胸闷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及由痰热所致的胸痛,眩晕,惊痫等。热痰多因邪热内盛,灼津为痰,或痰郁生热化火,痰浊与火热互结而成。故多以胆南星、瓜蒌等清热化痰药为主,配伍理气药如枳实、陈皮,清热药如黄芩、黄连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等。

清气化痰丸

出自《医方考》

主治证候病机

火热犯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阻碍气机。

肺失宣降:痰稠色黄,咯痰不爽,气喘,舌红

痰热壅肺:苔黄腻,脉滑数

阻滞气机:胸膈痞满

组方及方解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君胆南星+瓜蒌仁:清热化痰

臣制半夏:化痰散结

黄芩:清热降火

佐杏仁:降利肺气

陈皮:理气化痰以畅中

枳实:降气消痰以宽胸

茯苓:健脾渗湿于下

运用

1.本方为治热痰证之主方。2.辨证要点:

咳嗽,痰稠色黄,

苔黄腻,脉滑数。3.临证加减肺热较盛者+生石膏,知母痰多黄稠气急者+鱼腥草、桑白皮

小陷胸汤

出自《伤寒论》

组方:瓜蒌24克半夏15克黄连10克(辛开苦降)

功效:清热化痰,开结宽胸。

主治:痰热互结。

辨证要点: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苔黄腻。

润燥化痰剂

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证。症见咳嗽少痰,或痰稠而黏,咯痰不爽,甚则咯痰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舌干少津,苔干,脉涩等。每以润肺化痰药如贝母、瓜蒌等为主组成。燥痰多由燥邪伤津,炼液为痰所致,且燥易伤肺,因此,常配伍生津润燥药物如天花粉、麦冬以及宣肺理气之品如桔梗、杏仁等。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

出自《医学心悟》

主治证候病机

燥热灼津成痰,燥痰阻肺,肺失清肃。

燥痰阻肺,肺失清肃:咳嗽,上气喘促。

燥热津伤:少痰,涩而难出,咽喉干痛,舌质红,苔干,脉数。

组方及方解

君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臣瓜蒌:清肺化痰,滑润通肠,导痰浊下行。

佐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

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化痰。

配伍特点

川贝母+瓜蒌+清润化痰之力增

诸药相合,清润宣肃,化痰止咳,使肺得清润而燥痰自化,宣降有权则咳逆自止。

运用

1.本方为治燥痰证之主方。2.辨证要点咳嗽咯痰不利,咽喉干燥哽痛,舌红苔干脉数。

3.临证加减若风热犯肺+桑叶、杏仁、前胡、牛蒡子若燥热较甚者+玄参、麦冬、知母、芦根若兼声音嘶哑,痰中带血者+沙参、麦冬、白茅根、仙鹤草痰粘涩而难出者+胆南星、海浮石

温化寒痰剂

温化寒痰剂,适用于寒痰证。症见咳喘咯痰,色白清稀,遇寒加重,胸膈满闷,食少难消,口淡不渴,脉沉迟滑。寒痰多由阳虚生寒,水湿不运,寒与痰浊凝之所致。临证常以温化寒痰药如干姜、细辛、白芥子、半夏等为主方。代表方为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出自《金匮要略》

主治证候病机

寒痰或寒饮证。

寒饮停肺。

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清稀色白,喜唾清涎

痰饮内停,阻滞气机:胸膈痞满;舌苔白滑,脉弦滑。

组方及方解

君干姜:温肺散寒以化饮

臣细辛:温肺散寒,温化寒饮。

佐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五味子:温敛肺气而止咳。

使甘草:和中调药

配伍特点

干姜+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收,使散寒化饮而不伤正,敛肺止咳而不留邪,相反相成,增强温化痰饮之力。

运用

1.本方为治寒痰之主方。2.辨证要点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闷喘逆、舌苔白滑。

3.临证加减:若痰多欲呕者+半夏

若兼冲气上逆者+桂枝或沉香

类方比较

小青龙汤

以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配以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故功效上,外能散表邪,内能温肺寒,属内外并治之剂。用治外有风寒,内停水饮之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咳喘,痰多清稀,肢体沉重等证。

均能温肺化饮,平喘止咳。用治寒饮停肺之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胸膈痞闷,舌苔白滑等证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

以温肺化饮为主,温化并行,而无解表之功,专治寒饮犯肺之里证。凡咳嗽,痰稀,口淡者多用之。

-End-

往期回顾

方剂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配伍的目的及汗法

辛温解表(上)

辛温解表(下)

辛凉解表(上)

辛凉解表(下)

祛暑剂

桂枝汤

扶正解表(上)

扶正解表(下)

和解少阳

积善公益中心

支持个体与家庭探索与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回应当下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继而推动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九阵公益中心

由九阵集团发起,倡导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赞赏

长按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