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诊疗经验余瀛鳌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
张章 (医院儿科,北京) 作者简介:张章(-),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儿科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 摘要:余瀛鳌教授认为小儿癫痫主要病机为痰与瘀,病位在心、肝、脾、肾。小儿脾肾不足、心肝有余,若先天肾精不足,则脑髓失养;脾失健运,则痰湿内阻;心肝火旺,煎熬津液为痰,则夹痰上扰神明,致脑络瘀阻,神机失守而发病。治疗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为法,临床给予癫痫促效方,疗效显著。同时余教授指出,癫痫在急性期,由于发作频繁,宜用汤剂控制;待病情稳定后,可予丸剂或散剂,以巩固疗效。方中金石之药较多,需固护小儿的脾胃之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嘱服药6剂后停1日。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关键词:癫痫;小儿;痰;瘀;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临床经验;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患,是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性过度放电引起的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异常,临床出现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每次发作突然,持续短暂,恢复较快,有时可呈持续状态。癫痫的患病率约为3‰~6‰,大多数癫痫患者起病于儿童时期。余瀛鳌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多年来致力于多种疾病的通治方研究,精于内科,对肝、肾、心脑血管病等尤为擅长,在学术与临床方面均有深厚造诣。笔者有幸随余教授侍诊,现总结其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如下。 01痰瘀阻窍,神机失守为主要病机癫痫中医学归属“巅疾”“痫证”等范畴。《慎斋遗书羊痫风》指出:“羊痫风,系先天之原阴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证治准绳幼科》记载:“痫小儿之恶候也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顽痰瘀血阻窍等有关,由于内外诸因导致风痰上涌,邪阻心窍,内乱神明,外闭经络所致 。余教授认为本病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瘀,病位在心、肝、脾、肾。小儿脾肾不足、心肝有余,若先天肾精不足则脑髓失养;脾失健运,则痰湿内阻;心肝火旺,煎熬津液为痰,则夹痰上扰神明,致脑络瘀阻,神机失守而发病。 02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余教授治疗小儿癫痫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为法,拟定癫痫促效方,药物组成为牡蛎(先煎)30g、龙齿(先煎)25g、白矾(先煎)2.5g、郁金10g、苦杏仁10g、桃仁10g、胆南星6g、法半夏6g、丹参15g、鸡血藤15g。本方为白金丸加味,白金丸最早见于宋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昔有一妇人癫狂失心,数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觉心胸有物脱去,神气洒然,再服顿愈 此病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此药能去郁痰。方用白矾二两,郁金七两,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汤送下。”文中所指方药即是白金丸。 余教授通过多年临证认为,应用癫痫促效方需注意白矾与郁金的比例,以1∶4最为合宜,且白矾需先煎,以去其毒性,发挥药效。方中所用剂量均为成人用量,治疗小儿癫痫时,需根据患儿年龄、体质量、病情适当调整用量。方中白矾化顽痰,郁金开郁散结,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龙齿宁心安神,苦杏仁降气化痰,桃仁活血行瘀,胆南星清热化痰、清心安神,法半夏燥湿化痰,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清心,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通络。诸药共奏祛痰散结、行气活血、神清痫止的功效。若痰多胸闷,喉中痰鸣者,加川贝母、浙贝母、竹茹清热豁痰,石菖蒲、远志涤痰开窍;有外伤或产伤史者,加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发作时抽搐频繁者,加地龙、僵蚕息风止痉;心火偏旺,烦躁不安者,加淡竹叶、黄连清心降火;心神不安,睡眠不宁者,加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 余教授指出,癫痫在急性期发作频繁,宜用汤剂控制,并可加入琥珀粉1~3g冲服,以增强疗效;待病情稳定后,可予丸剂或散剂,继续服用3~6个月以巩固疗效。因小儿癫痫病情易于反复,服药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需守主方而随证变化,加之方中金石之药较多,尤其需要固护小儿的脾胃之气,严格控制处方的药物剂量,并嘱服药6剂后停1日,以恢复胃气。注重对小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小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正规治疗,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避免诱发因素,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03案例举隅案例1孙某,男,16岁,体质量55kg,年9月9日初诊。患儿10年前因高热(最高体温40.0℃)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目上视,二便失禁,此后反复发作。医院确诊为“癫痫”,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未再出现大发作。目前口服奥卡西平片,每次mg,每日2次。刻见:癫痫小发作,每日1~2次,每次发作5~10min,可自行缓解,发作时左手握拳,双目上视,喉中痰鸣,不能言语。右上肢不能活动,久站后右下肢活动不利,平素痰多,少语,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力差,眠差,小便淋漓不尽,大便不畅,每日一行,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既往史:足月剖宫产,否认家族史。中医诊断为痫证,证属痰浊阻络、肾精亏虚,治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补肾开窍。处方:牡蛎(先煎)30g、龙齿(先煎)25g、白矾(先煎)2.5g、郁金10g、胆南星8g、竹茹10g、川贝母6g、苦杏仁6g、丹参18g、僵蚕8g、鸡血藤18g、远志12g、石菖蒲12g、熟地黄30g、陈皮6g、法半夏6g。4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每服药6剂后停1日。奥卡西平片,口服,每次mg,每日2次。 年10月24日二诊:近1个月发作次数较前减少,每周约4次,均为小发作,时间均少于5min,可自行缓解。右上肢仍不能动,行动缓慢,表情淡漠,大便较前通畅。上方加琥珀粉(冲服)3g、酸枣仁20g,30剂,用法同上。西药用法同上。 年12月5日三诊: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每周1~2次,多于睡觉前后发作,均少于5min,可自行缓解,痰减少,右上肢可轻微活动,走路较前平稳。予二诊方去竹茹、川贝母,加桃仁10g、苦杏仁10g、红花8g,30剂,用法同上。西药用法同上。 年1月16日四诊:睡觉前后偶有小发作,肢体活动较前好转,可与人简单交流。患儿病情稳定,改丸剂继续巩固治疗。处方:牡蛎g、龙齿80g、郁金30g、白矾15g、桃仁40g、苦杏仁40g、胆南星30g、远志40g、丹参60g、竹茹40g、赤芍36g、白芍36g、僵蚕30g、红花36g。上方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g,每日2次,温水送服。西药用法同上。此后上方加减服用1年,患儿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肢体活动改善良好,可与人简单交流,记忆力改善。 案例2肖某,女,5岁,体质量19kg,年10月24日初诊。现病史:患儿半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并惊吓后,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尿失禁,持续30min后缓解,发作后头痛,嗜睡,乏力。医院就诊,排除颅内出血,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发病2周后来京就诊,医院查脑电图显示棘慢波,未给予系统治疗。半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跌倒,四肢强直,双目上视,二便失禁,持续5min后缓解。平素患儿胆小易惊,时有惊啼、头痛,夜眠欠安,偶有尿失禁,大便每日一行,进食尚可。舌红、苔白腻,脉细滑。既往史:早产、剖宫产,有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肺炎病史。中医诊断为痫证,证属痰浊阻络、瘀血内停,治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处方:牡蛎(先煎)12g、龙齿(先煎)10g、白矾(先煎)1g、郁金4g、桃仁4g、苦杏仁4g、酸枣仁4g、僵蚕2g、丹参5g、胆南星2g、竹茹4g、红花3g、琥珀粉(冲服)1g、陈皮2g、法半夏2g。3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每服药6剂后停1日。 年11月28日二诊:癫痫未再发作,夜眠时有手抖,咳嗽,有痰,仍偶有尿失禁。上方去陈皮、法半夏,加鸡血藤5g、川贝母4g、浙贝母4g。30剂,用法同上。 年1月9日三诊:癫痫未再发作,夜眠好转,手抖明显减轻,偶咳,少痰,偶有轻微腹痛,可自行缓解。患儿病情稳定,给予免煎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继服。处方:牡蛎12g、龙齿12g、白矾1g、郁金4g、桃仁4g、苦杏仁4g、胆南星3g、竹茹4g、法半夏3g、陈皮3g、延胡索4g,30剂,每日1剂,温水冲服,每日2次。上方加减服用半年后停药。随访半年,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已正常入学,学习成绩优良。 参考文献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6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方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