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喘常用中成药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1104.html 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小儿处于生理发育期,与成人生理功能明显不同,因此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针对儿童咳嗽的OTC中成药品类繁多,想要获得预期的疗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使用儿科中成药至关重要。 小儿咳喘常从感冒引起。肺为娇脏,外感风邪首先犯肺,小儿更为突出。因为风邪闭肺,肺失清肃,可引起喘促和咳嗽。因此,咳嗽和气喘往往同时出现。 中成药由于服用方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疗效稳定,深受青睐,因此在临床各科广泛使用。 小儿咳嗽的辩证分型1.风寒咳嗽症见咳嗽痰稀,气促,并有怕冷无汗,鼻流清涕,发热或不发热,唇舌淡红等。治宜解肌透表,宣肺止咳。可服儿童清肺丸、保童化痰丸等。 2.风热咳嗽症见咳嗽痰稠,呼吸气促作喘,鼻流浊涕,或发热有汗。治宜疏散风热,宣肺止咳。可服儿童咳液、发热,咳喘较重者可服妙灵丹、至圣保元丸。 3.顿咳中医又叫疫咳或鹭鸶咳,即百日咳。本病是小儿时期特有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病程较长,以2?4岁小儿最易感染。多发于冬末春初,感染性很强。可服 鹭鸶咯丸。 儿童咳液 麻黄、前胡、苦杏仁、枇杷叶、大青叶、百部、紫菀、桔梗、甘草。 宣肺润肺,祛痰止咳。 用于肺气不宣。症见咳嗽气喘有痰,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糖浆剂,每瓶装ml。 口服,1?3岁1次5ml,3岁以上1次10ml,1日2?3次。 a.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b.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儿童清肺丸 麻黄、细辛、紫苏叶、薄荷、生石膏、天花粉、黄芩、板蓝根、甘草、浙贝母、法半夏、橘红、前胡、青礞石、苦杏仁、紫苏子、葶苈子、白前、瓜萎皮、枇杷叶、桑白皮(蜜制)、石菖蒲。 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症见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等。 大蜜丸,每丸重3g。 口服,1次1丸,1日2次,3岁以下1次半丸。 a.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b.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c.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d.内蕴痰热咳嗽,阴虚燥咳,体弱久嗽者不适用。 e.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f.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医院就诊。 g.喘憋,面青唇紫者,应及时就医。 鹭鸶咯丸 宣肺、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顿咳、咳嗽,症见咳嗽阵作、痰鸣气促、咽干声哑;百日咳见上述证候者。 梨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剂型:丸剂(大蜜丸) 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细辛、炒紫苏子、炒芥子、炒牛蒡子、瓜蒌皮、射干、青黛、蛤壳、天花粉、栀子(姜炙)、人工牛黄。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运动员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至圣保元丸 胆南星(酒炙)、僵蚕(麸炒)、全蝎、蜈蚣、猪牙皂、天麻、天竺黄、青礞石(煅)、钩藤、羌活、防风、麻黄、薄荷、陈皮、茯苓、甘草、琥珀粉、牛黄、冰片、珍珠、朱砂。 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微甜。 祛风化痰,解热镇惊。用于小儿痰热内闭,外感风寒,身热面赤,咳嗽痰盛,气粗喘促以及风热急惊。 每丸重1g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6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星医药失眠,这8种药都可以服用
- 下一篇文章: 肺癌中医秘方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