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门诊中抑郁症患者的数量正与日俱增,尤其令人心痛的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正逐渐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否认,现今学习的重负已经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然而,除了学习压力之外,孩子在学校的社交环境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同样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实,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的关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却忽略了孩子精神世界的需要,对他们的情绪变化漠不关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难免会滋生出一些问题。

中医学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历史更为久远,对病因、病机、预防、治疗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我从医五十年了,见过那么多抑郁症患者,总结下来其实大多抑郁症患者病因病机都在于肝、脾、心。

因此针对调理,中医治抑郁症,主要思路就是通过调畅患者的情志,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我按照这个思路,调理抑郁症,十有八成的患者都能恢复或有很好的改善,也都能慢慢把西药减下来直至停药。

案例:

李某,男童,9岁,抑郁症一年,因抑郁症休学一年。

当时由她母亲带她来看诊,据他母亲所说,患者上幼儿园时候状态一直很好,在班级里都是非常活跃积极,结果一上小学的时候课程进度太快,有些跟不上,因此孩子的压力一直很大。

但是这位家长也有一些问题,只关心孩子成绩,很少去关心孩子压力大不大,学习累不累,在学校开心不开心。慢慢地,孩子就抑郁了。

具体表现为:悲观消极、失眠多梦、心悸心慌、吃不下饭、肢体困乏、思维混乱。刻诊,舌苔薄白,脉弦细。

开方:柴胡、白芍、茯苓、酸枣仁、远志、竹茹、胆南星、薄荷、栀子、神曲、丹参、甘草。

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复诊:情绪稳定、睡眠改善、思维清晰、心情改善。

三诊:脸上有笑容,恐惧、眼神躲避的情况大大改善,愿意和人沟通,睡眠好了。

四诊:基本恢复正常,开朗,情绪稳定,能说能笑,其余诸方面皆良好。

最后为求稳定善后,又多给患者开了一个月的药,巩固调理。患者在服药期间,已逐步将西药停掉。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很明确,就是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这也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问题所在。

在人体中,肝脏是藏魂之所在。若肝脏气机郁结,肝魂便无法正常安放,导致情绪出现异常。一旦肝郁,脾脏也容易受损,导致脾虚。而气滞则容易生痰,这些痰蒙蔽了清窍,使得患者神志不清、呆滞,思维混乱。

温馨提示各位家长们,如果您家中的孩子正与抑郁症或抑郁倾向作斗争,那么寻求中医的帮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西药固然有其疗效,但长期服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不能让其长期笼罩在抑郁的阴影下。为了孩子早日重拾正常的生活,勇敢地迈向阳光,让中医携手与您为孩子的幸福未来努力,让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欢笑与阳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1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