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散肿结方用药规律研究及总结
一、先说一下研究思路 《外科正宗》一书,记载许多治疔疮疖肿、瘿瘤瘰疬、无名肿块的方子。这些肿块,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良性肿瘤、结节一类疾病。对此类疾病治疗方剂进行研究,探究用药规律、组方要领,以及进一步探究背后治疗思路甚至疾病病理认知,有可能获得一些用于治疗良恶性肿瘤的方法。 二、整本书配伍背景 需要说明的是,《外科正宗》一书,大部分疾病属于现代的皮肤科疾病,且本书整体的治疗用药思路,是通过疏达气血、补益托里,另毒气外发,使疮痈肿毒溃破,使正气得以复生,继而病愈。因此该书散肿结药物,配伍也有这个规律。 三、研究所选方子 选择大部分有明显“消散”作用的内服方,具体包括:神授卫生汤、内消沃雪汤、保安万灵丹、化疔内消散、滋荣散坚汤、消肿溃坚汤、升麻散坚汤、活血化坚汤、通治瘰疬方、瘿瘤主治方、通气散坚丸、活血散瘿汤、六军丸、木香流气饮、疮科流气饮、清肝解郁汤。 四、规律结论 组方药组: 以上方剂用药,基本可以分为四组,分别是疏气达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其他。其中其他包括根据病情,配合使用的滋阴养血、益气托表、清热通便等 疏气达表: 疏肝行气类:香附、柴胡、青皮 行中焦气:陈皮、厚朴、木香、沉香、枳实 升降气机:升麻、柴胡、桔梗、葛根、沉香、枳实 风药达表:防风、藿香、羌活、紫苏叶、葛根、桔梗、柴胡 按:《外科正宗》治疗肿结一类疾病,都在上面四组药物里面,选择一些,以流行气血,活泼气机,令痰瘀之邪从气分体表透散而去 痰结: 较常用:皂角刺、白芷、天花粉、贝母 颈部痰结多用:夏枯草、海藻、昆布、海鸽壳 较重的药物:炮山甲、胆南星、猪牙皂 其余:茯苓、藿香、僵蚕、石菖蒲、远志 按:《外科正宗》多用散结化痰药,以皂角刺、白芷等为主,大抵与书中大部分疾患,为皮肤浅表部位疔疮疖肿为主,故而选择轻浅之品。而病变部位较为深、病结较为顽固者,多用炮山甲,配合皂角刺、浙贝母等药物,偶有使用猪牙皂、胆南星等。对于颈部痰结,则以咸寒之品并夏枯草为主。 瘀滞: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乳香、没药、红花为主,偶有使用五灵脂,病深重者予三棱、莪术 按:书中活血化瘀一类药物,仍以血分轻浅者、营络者为主,大抵以其病多在浅表有关。 五、个人心得: 《外科正宗》散肿结方配伍,可学规律者有三: 针对病变,从瘀、痰、气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入手,思考于流行一身气机,而非拘泥于肿块本身,勿见肿只记得消肿 2化痰药物,选择颇有技巧,值得参考 3肿结产生,仍当结合辨证论治,不可视野仅在肿结上。书中,除瘀痰气三类药物外,其余药物,多是辨证论治之物,因规律性不强,不故不在此做总结,但勿忘辨证论治。 如果再进一步… 《外科正宗》散肿结方,若以治疗皮肤之疔疮疖肿,配伍很是得当。基本够用,但若用于治疗肿瘤有时候力量难免有所不不及。参考汪庆安先生《用药杂谈》、彭坚教授、朱良春虫类药经验、刘绍武先生攻坚汤,暂拟组方如下: 化痰:白芥子、贝母为主,可以配合僵蚕、地龙、胆南星、紫苏子、海藻、昆布、海鸽壳 散结:皂角刺必须用,如有炮山甲最好,如无,可用露蜂房、猪蹄甲,或大剂量的夏枯草、荔枝核、橘核、牡蛎、猫爪草,更重可用干蟾皮、蜈蚣、守宫 活血:土鳖虫、水蛭可做首选,大剂量王不留行亦可,轻者可用三棱、莪术,更重可用蜈蚣、守宫、干蟾皮,兼有抗癌作用 在以上药物,以针对肿结为主,应用仍当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尤其注意疏达气机、透邪外出,以及益气固本,鼓动正气,托邪外出。 吕方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12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种石头从海上漂浮而来,有人煮它养生,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