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绝技中药炮制与归经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02790.html 在上次的采访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与记者畅谈了中药归经理论,因为时间有限,未能就中药炮制加工前后会归经脉的不同进一步解说。对此,有读者致电本报热线,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昨日,记者在医院人民院区中药房找到了李娥。 看到记者,李娥针对上次的话题继续说:“金元医家张元素创立了药性理论,创新性地提出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理论,本身就是对中医药的一大贡献,而中药经过炮制后,也会对药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传统医药学的一大绝技。” 随后,李娥抽出身边药柜中的一个小抽屉,进一步解释:“首先,中药炮制后会对四气五味产生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用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一些中药通过炮制后,就能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像这味药栀子,原来苦寒之性很强,经过辛温的姜汁炮制后,就能降低苦寒之性。有些药通过炮制,还可以使药物的性味增强,比如用苦寒的胆汁制黄连,就增强了黄连的苦寒之性;用辛热的酒制仙茅,能增强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此外,还有一些中药通过炮制,能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像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能使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其次,是炮制对中药升降浮沉的影响。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重要规律之一,它与性味有密切关系。一些药物经炮制后,就能改变其作用趋向,像大黄是清下焦实热的药,经酒制后引药上行,就能清血分热毒;砂仁能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就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第三,是炮制对毒性的影响。古人说:‘是药三分毒。’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毒或减毒的目的。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等。” 李娥在中药房查看中药品质。 “煎熬中药如果方法不当,会不会影响中药的性能呢?”记者问道。 李娥回答:“中药煎熬方法不同和药剂制作方法不同也会对中药药性产生影响。许多芳香的药物,比如薄荷、细辛,久煎就失去解表开窍的效果。大黄久煎之后,能入心化瘀血通小便,短时间煎熬能入大肠通大便。半夏放置久了,辛辣味消失后,入肺化痰除痞效果更好。另外,开水短时间浸泡以后服用的中药饮剂称为‘饮’,一般都走上焦,清心火、宣肺气,比如桑菊饮等。药物研末成细末服用称为‘散’,大多能健脾燥湿,比如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如果做成蜜丸服用,多能缓补脾气或利小便,比如人参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做成膏服用,多能入心肾,补益精血,比如龟鹿二仙膏、龟板膏等。” 听完李娥的介绍,记者决定回去好好想想,有机会再来请教。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阎河文/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6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天南星330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