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种植的药材为什么卖不起价钱请记住这些小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农业发展面临新的趋势,中药材种植也进入一个新的热潮,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药材种植产业中。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下几种药材种植增产增质的小窍门。 1.人参 6月初开花前摘花蕾使营养集中可提高根产量和质量。 2.西洋参 非种子田,当花茎抽生1cm-2cm时选晴天摘除,平均根重可提高5.27%。 3.川贝母 花果期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进行1次根外追肥,可提高种子及药品鳞茎的产量和质量。 4.川芎 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施于植株基部,每公斤肥料可增产川芎1kg。 5.云木香 摘花薹,秋末去枯枝并结合施肥、培土、盖苗可增产。 6.天麻 挖开预先培养好的菌床,取上层菌材,不动下层菌材,在两棒间和菌棒两头挖小洞,放入种麻6个,种麻靠紧菌棒,填一薄层土,再用菌材加新材栽上层,此方法可提高天麻产量。 7.玄参 开花后摘花序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膨大(北方各地大面积生产不需打顶)。 8.半夏 严格选种是高产关键。此外,生长期分次摘花苞可促进根部肥大。 9.细辛 不采种的多年生植株在早春及时摘花蕾有利长根。 10.北沙参 摘除小苗花蕾可提高参根质量与产量,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年-10年。 11.白术 6月中旬分次摘现蕾可增产60%-%,且药材质量佳。 12.白芷 6-7月份抽薹开花时打顶去薹可提高根产量。 13.地黄 苗高7cm-12cm时,将嫩苗从母株(种茎)上掰下定植,用此方法栽培不仅省工,产量也高。 14.当归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严格控制提早抽薹,使抽薹率控制在30%以内,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15.远志 6月-7月,亩施1%的硫酸钾溶液50kg-60kg,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既抗病又丰产。 16.桔梗 盛花期喷浓度0.1%己烯利1次以除花促增产,同时进行打芽,株留主芽1个-2个,可促进主根生长。 17.柴胡 非种子田摘花蕾可成倍增加药材产量,两年生植株在7月中旬去茎时可保证药材质量,提高产量。 18.黄芩 抽花序前剪花梗,可促使根部生长。 19.连翘 移栽时将长花柱和短花柱植株相间栽培可大量增产。 20.栝楼 雌雄株搭配,重施基肥,人工授粉,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枝打杈,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即可丰产。 21.金银花 整形修剪可提高产量。试验表明,经1次冬剪和3次生长期剪枝后,亩增产19kg,增产41%。 22.厚朴 树龄15年以上树皮较薄的,在春夏季用刀将树皮倾斜割2刀-3刀,可促使养分积聚,树皮增厚。 23.元胡 采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根部附近,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良好状态,既省水又增产,可比浇灌增产40%。 24.砂仁 于8月-9月进行割苗定株工作,割去枯、弱、残苗和过密的笋苗,砂仁产量较高且稳定。 25.麦冬 苗期和果实膨大期施用“施丰乐”,增产幅度达14%-25%。 26.薏苡仁 在开花盛期近午时以绳索、竹竿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扬,对提高结实率有明显效果,增加产量25%以上。 27.三七 在植株封行前用树叶、稻麦草、杂草、土杂肥、厩肥、谷糠等撒铺行间,增加产量40%左右 看着重楼一路上涨的价格,你还不心动种植吗? 稀缺的名贵药材白芨有种植前景吗?会不会晚了?白芨各个领域应用 乡村致富经——种植七叶一枝花发家致富一亩地年产值10万元 北京卫视全面报道白芨的大用途(白芨功效和用途介绍最全面) 重楼价格突飞猛进(上)——品种与历史走势分析 强身健体养生保健吃黄精(黄精功效与用途最全面介绍) 年七叶一枝花种植前景?七叶一枝花的种植 教你识别黄精种类(图文)值得收藏 一、根茎类药材松土、施肥易增产 大部分根茎类药材随着春季地温升高开始生长,尤其是2年生以上药材,为了防止冬季冻伤根部,早在冬季到来之前就采取盖草、培土、冬灌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 在立春前后开始松土、晾根,结合施肥。挖去厚重的盖土(经过冬季的雪雨冰霜土地已板结)松懈土壤,有利于根条生长,清除草根,防止杂草生长,还有保墒、防止虫害的作用。早春翻土能提高药材产量30%以上。 二、周期短的药材春灌追肥易增产 周期短的药材包括全草类、种子类、花类和部分根茎类、果实类等药材。 这些药材于前1年的夏季或秋冬季种植,次年早春返青生长,小苗很难度过寒冷的冬天,像秋种的白芷、夏枯草等。 立春后随着气温、地温不断增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追肥、灌溉,帮助返青,可增产25%以上。 三、木本类药材修枝、追肥更重要 木本类药材包括树木类、果实类、花类等药材,是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药材要在早春萌芽时修剪枝条,除去胸枝,清理旺枝,并结合追施农家肥和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灌溉,能使树木生长良好,提高坐果率,增产增收。 四、春季播种要保证全苗 春季播种的中药材很多,如地黄、桔梗、柴胡、板蓝根、黄芩、党参等。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有些中药材播种后需要盖草保温,如柴胡、党参。 大多数中药材种子播前在35-40度温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干播种;效果较好。 五、加强中药材春季营养繁殖 抓紧有利时机,于春季对中药材进行营养繁殖, 如:天麻春栽在2月下旬到3月;半枝莲在春季萌发前进行分株繁殖;鱼腥草在3月上中旬用根状茎分段繁殖;金银花、杜仲和连翘在2---3月分株繁殖;菊花在4月下旬至朗上旬扦插育苗;款冬花于3月中下旬进行根茎移栽;杜仲于早春芽萌发前进行扦插。 六、做好春季大田管理 春季播种或栽种的中药材,一般要进行3次中耕除草,苗期根浅,宜勤锄浅锄,做到田间无杂草。 结合中耕除草,直播的要进行间苗、定苗,同时查苗补种。春季中药材萌发后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较大。 结合中耕除草,根据每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收获部位确定迫肥种类、追肥量和浇水量。 以茎叶生长为主,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通常每平方米追施农家肥0-千克,饼肥30千克,尿素5-1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 茎叶类和全草类中药材以有机肥和氮肥为主,根茎类和花果类中药材要适当增加磷+钾肥。 春季容易发生干旱,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对于喜湿润的中药材,要注意勤浇水,如半夏、天南星、鱼腥草、半枝莲、天麻;中药材苗期根系不发达,根浅,也要勤浇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5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饮片为何忌水洗
- 下一篇文章: 别看这些东西便宜,会吃能横扫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