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味酸入肝又带渣,祛湿舒筋宣木瓜
木瓜花(摄于湘中大药植园)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因其“形如小瓜,熟时果皮绿黄,味酸可食,嚼有木渣感”,故名“木瓜”,又称“邹皮木瓜”,而安徽宣城产者最佳,故又称“宣木瓜”。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入药。 木瓜(摄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1前人经验 1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木瓜实)味酸,温,无毒。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宣州木瓜)酸涩性温,醒脾祛暑,和胃发汗;为转筋、霍乱、痛痹、脚气专药。” 木瓜(摄于天津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2.1功效主治 木瓜,酸,温。归肝、脾、胃经。主要功效有:祛风湿,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1 祛风湿:本品味酸入肝,既可祛风湿,又可舒筋络,兼能化湿,尤宜于湿邪痹阻关节之“着痹”,症见关节酸重疼痛、筋急项强、拘挛不可转侧等,如《普济本事方》之“木瓜煎”。 2 舒筋活络:本品善于舒筋活络,又可祛湿,适于风湿流注足胫、脚足痛不可忍之脚气水肿,如《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之“鸡鸣散”。 3 化湿和胃:本品酸温入脾胃,善于化湿和胃,适于外伤暑湿之腹痛吐泻,如《霍乱论》之“蚕矢汤”。 木瓜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用法:6~9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瓜含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成分,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杨蕾磊,靳李娜,陈科力.木瓜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18(02):-. 音频:石若冰 图片:凌智文字:凌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4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沉香治疗癌症的五大古方
- 下一篇文章: 东坡赞它香似龙涎味如牛乳,它更是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