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藤(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抱络石木而生”,故名“络石”。冬季至次春采割,去杂质,晒干、切段入药。

络石藤(摄于湖南长沙)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络石)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一名石鲮(líng)。生川谷。”

2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络石)微寒,无毒。主喉舌不通,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久服通神。一名石蹉(cuō),一名略石,一名明石,一名领石,一名悬石。生太山,或石山之阴,或高山岩石上,或生人间。正月采。又,络石,一名石龙藤。”

络石藤(摄于湖南醴陵)

NO.2.1功效主治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通络止痛。

1

祛风通络:本品苦寒,入肝经,善于祛风通络,尤宜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等病证,如施今墨的“四藤一仙汤”。

2

凉血消肿: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于凉血消肿,适于热入血分、热毒壅滞之喉痹、痈肿等病证。

3

通络止痛:本品为藤本,入肝肾,善于通络止痛,适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以及跌打损伤之瘀滞肿痛。

络石藤(摄于湖南浏阳)

用法:6~12g,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络石藤含木质素(二苯丁酸内酯类)、黄酮、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有抗炎、镇痛以及抑制异常免疫等作用。

络石藤(摄于湖北黄石)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李金生,张茜,张涛,苏彦雷,李振彬.中药络石藤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31(02):55-58.

音频:沙湖

图片:凌智文字:沙湖

欢迎大家长按







































白癜风分期治疗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