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

清化热痰药

海浮石Hǎifúshí

中药图鉴

海浮石原态

海浮石药材

来源

《本草拾遗》

别名

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浮水石、羊肝石

英文学名

CostaziaaculeataCanuetBassler

药用

本品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aculealaCanuetBassler瘤苔虫CostaziacostaziiAudouim的骨骼,俗称石花;或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又称浮海石。前者主产于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夏秋季捞起,清水洗去盐质及泥沙,晒干;后者主产于辽宁、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全年可采,捞出洗净晒干,捣碎或水飞用。

性味

咸,寒。

归经

归肺、肾经。

功效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味咸性寒,体虚轻浮,主归肺经。寒能清热,咸能软坚。清化痰热,化老痰胶结是其所长。正如《本草衍义补遗》所说:“海浮石,清金降火,消积块,化老痰。”临床常用于痰热胶结,咯痰色黄,质稠难咯,咳久不愈体实者,常与瓜萎、贝母、胆南星等同用,如清膈煎(《景岳全书》);若肝火灼肺,久咳痰中带血者,可配伍青黛、山栀、瓜蒌等药,以泻肝清肺,化痰止血,如咳血方(《丹溪心法》)。2.瘰疬,瘿瘤。本品味咸性寒,既能清热化痰,又能软坚散结。可用治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常与牡蛎、浙贝母、海藻等药同用。3.血淋,石淋。本品性寒,善清肺金之痰热,可疏通水之上源,肺气清肃,水道通利,故可治疗血淋、石淋,多与小蓟、蒲黄、木通等药同用或可单味研末。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打碎先煎。

文献摘录

1.《本草纲目》引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结块,咸能软坚也。”2.《本草纲目》:“消瘤瘿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浮石,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3.《本草正》:“消食,消热痰,解热渴,热淋,止痰嗽喘急,软坚癥,利水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脊突苔虫的骨骼,主含碳酸钙,并含少量镁、铁及酸不溶物质;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上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亦含氯、镁等。2.药理作用:本品有促进尿液分泌及祛除支气管分泌物的作用。3.临床研究:以大剂量海浮石为主配生地、川贝母、生大黄,水煎服,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的顽固性咯血,同对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核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0:);海浮石研细末温开水送服,治胸部迸伤25例,取得良效。(光明中医,,4:43),用类似法(黄酒、白酒送服海浮石)治疗闪腰岔气36例,全部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41),以浮海石为主配川楝子、延胡索、硫酸铝制成克癃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前列腺增生,总有效率96%(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2:)。

版权声明:

文字材料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中药学》教材,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