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综背诵打卡day54
研七医栈——研路有我 免费获取~】 回复即可获得考研时间安排 (如果有错误记得告诉我,一个人码字,一个人检查有时候看不出来) 中医内科学 第七节、肺痨 肺痨阴火气阳。 肺痨肺明用月华,虚火百固秦鳖加。气阴保真或参白,阴阳补天大造茶。 第八节、肺痿 肺痿虚寒热。 肺痿虚热麦清救,虚寒甘干生甘求 方剂学 第二节、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羊角4.5g钩藤9g霜桑叶6g滁(白)菊花9g生地15g白芍9g贝母12g竹茹15g茯神木9g生甘草2.4g 方歌: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 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瘈疭,舌红,脉弦数。 用法:无。 方解: 羚羊角:凉肝熄风——为君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解痉——为君 菊花、霜桑叶:清热平肝——为臣 生地:凉血滋阴——为佐 芍药: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为佐 二药合甘草,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 川贝、竹茹:清热化痰——为佐 茯神:平肝宁心安神——为佐 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配伍特点:①主以凉肝息风,辅佐以滋阴养液,化痰安神,标本兼顾;②清热息风中复辛凉透泄,清透并用 加减应用: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抽搐甚者,宜配合止痉散;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注意事项: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30g代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 方歌: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供,麦龟膝草龙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行喎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用法:无。 方解: 怀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为君 代赭石:镇肝降逆——为臣 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息风——为臣 玄参、天冬:滋阴清热——为佐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为佐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生麦芽:和胃安中——为使 配伍特点:①镇肝滋肾,重用潜镇,配伍滋阴,标本兼顾,主在治标;②镇降与潜阳并用,为镇肝息风之配伍要法;③镇降肝阳,兼行滋水清金,佐以疏柔和中,寓五行制化之理 加减应用: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等不能复元者,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 注意事项:气虚血瘀之中风,则不宜用本方。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白芍18g阿胶9g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鳖甲12g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动风证。 手足瘛疭,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用法:去滓,再入鸡子黄。 方解: 鸡子黄、阿胶:血肉之品,滋阴养液——为君 白芍、生地、麦冬:滋阴柔肝——为臣 龟板、鳖甲、牡蛎:滋阴潜阳,重镇息风——为佐 麻仁:养阴润燥——为佐 五味子:收敛真阴——为佐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配伍特点:1.大队滋阴药配伍潜阳之品,寓息风于滋养之中,以治本之“酸甘咸法”助复真阴,息虚风2.主以填补真阴,辅佐酸甘与潜降兼施,摄纳浮阳助息风,安中敛阴以防脱 加减应用:气虚喘急,加人参;气虚自汗,加人参、龙骨、小麦;气虚心悸,加人参、小麦、茯神;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 注意事项:若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则非所宜。“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配伍特点:平肝补益合法,肝肾同治,以息风为主;清热安神相伍,心肝同治,以平肝为主(配牛膝引血下行)。 、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阿胶6g白芍9g石决明15g钩藤6g生地12g炙甘草2g生牡蛎12g络石藤9g茯神木12g鸡子黄2个 方歌: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功用: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主治:邪热久羁,阴血不足,虚风内动 筋脉拘急,手足疭,心烦不寐,或头目眩晕,舌绛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滋阴息风法。血肉有情之品合滋阴柔肝,镇肝息风之品,标本兼顾,重在治本①主以滋阴养血,辅佐以潜阳息风、柔筋通络;②滋潜通柔,蕴舒筋和络配伍之妙。 戳下方蓝色字体 凡进过百度云群的都点开看! 戳这里进入书店~分享更有返利可得哦~ ▼研七医栈——一战成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8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象补脑丸处方6g5袋健康睡眠
- 下一篇文章: 家有宝宝必看吴茱萸研末外敷,可以治儿童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