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性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中风的病因病机是虚在肝肾,因虚致瘀,瘀阻脑络,血瘀生风。肾虚是其病理基础,肾阴虚可致肝阳上亢;肾阳虚可致脾虚生湿,从而产生气血亏损、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而七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皆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牵正散合导痰汤

《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12克,僵蚕10克,全蝎5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2克,地龙10克,陈皮6克,钩藤15克,甘草6克。

祛风化痰通络。

中风中经络属风痰阻络型。

方以白附子逐风痰,伍以僵蚕、陈皮、半夏、南星增强化痰之力,地龙、全蝎活血通络,钩藤熄风,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豁痰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牵正散合导痰汤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降脂、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媳风化疲汤

《湖南中医杂志》

钩藤15克,半夏、天南星、天麻、红花、生姜、桂枝各10克,竹沥10毫升,甘草5克,鸡血藤30克。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中风中经络属风痰阻络型。

方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半夏、南星、竹沥化痰,红花、鸡血藤活血通络,桂枝、生姜通阳散结,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硏究发现,熄风化痰汤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降脂、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培元通经螅风汤

《湖南中医杂志》

当归10克,生黄芪30克,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天竺黄10克(后下),全蝎8克,白蒺藜15克,地龙15克,胆南星10克,竹沥汁20毫升,天麻15克,钩藤15克,白附子10克,桂枝10克。

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

中风。

方以黄芪、当归、赤白芍、地黄益气养血活血,天竺黄、南星竹沥、白附子化痰,天麻、钩藤、蒺藜平肝熄风,全蝎、地龙活血通络,桂枝温阳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培元通经熄风汤能改变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血液浓、黏、聚状态,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水煎服,日1剂。

散风通络汤

《辽宁中医杂志》

稀莶草15克,老鹳草12克,桑枝20克,牛膝12克,秦艽12克,木瓜10克,地龙10克,海风藤15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土鳖虫1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

散风活血通络。

中风中经络。

方以稀莶草、老鹳草、桑枝、秦艽、海风藤散风通络,木瓜柔筋缓急,牛膝、地龙、丹参、赤芍、土鳖虫、全蝎、僵蚕活血通络,诸药共用,以收散风活血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硏究发现,散风通络汤具有抗炎、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代赭石30克,白芍、天冬、玄参、菊花各15克,钩藤、龟板、龙骨、牡蛎各20克,天麻12克,牛膝18克。

平肝熄风潜阳。

中风属阴虚阳亢型。

方以代赭石、龟板、龙骨、牡蛎镇肝潜阳,伍以天麻、钩藤熄风,白芍、天冬、玄参养阴,菊花清肝,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潜阳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镇肝熄风汤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降脂、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漳州健康频道》

小儿久咳,治疗八法……,“肝郁气滞”黄褐斑,2个处方,疏肝活血,排肝毒祛褐斑!,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终于找到了,42种惊人功效的“漳州”民间草药……,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四十不补,五十受苦!补阳气大法在这终身服用的药,一定不是治病的药,而是治出新病,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