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中医药草观自然之美悟养生之道牡
期于大海之鳌 隐如深山之贤 余瀛鳌先生,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是我国最早、中医界唯一的国务院全国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两届主任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余瀛鳌先生作为我国中医临床文献学科的带头人,创立了中医临床文献学科,并为中医古籍整理的国家政策建议、规划组织与学术指导做出了巨大贡献。余瀛鳌先生抢救整理中医珍善古籍名著约千余种,其中审查医著约余种,编纂医著百余种,为临床文献的编纂、整理和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诸国本先生为《余氏三世学验集粹》作序,“当代中医学子多半读过余瀛鳌编审的中医古籍,但他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的成就,往往掩盖了他的临床水平”。 明辨于治学·笃行于临症 “临床文献研究者一定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要学以致用”,余瀛鳌先生不仅是文献学大家,更是临床大家。先生倡导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并重互补的学术研究模式,提出了通治方的诊疗思想,在临床上主要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尤其擅长诊治肝肾病、心脑血管病、癫痫等。 痫证验案: 某女,51岁,年8月初诊,5医院确诊为癫痫,异常脑电图,一直服用拉莫三嗪,日3次每次2粒,仍每月强直痉挛发作1-2次,发作时突然倒地,神志不清,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泡沫,持续2分钟,小便失禁,20分钟后如常人,口苦不干,咳白痰,食纳可,眠差,小便短数,大便稀,2-3日一行;月经时多时少,或淋漓不尽;脉沉微滑,薄腻苔。有胆囊炎、贲门炎病史,否认脑外伤和家族史。 余老治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开窍,健脾,药用:牡蛎(先煎),龙齿(先煎),白矾(先煎),郁金,杏仁,桃仁,竹茹,僵蚕,胆南星,丹参,地龙,远志,菖蒲,炒白术,云苓,20剂水煎服。患者复诊,余老始终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化裁,患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到3-5个月一发,至年12月患者停用了西药,至年5月,癫痫近8月未发作,将汤药改为水丸继服。 [别名] 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 [药物来源]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味性归经] 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伤寒论》附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龙骨一两半黄芩一两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茯苓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劈)铅丹一两半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括萎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炙)龙骨二两牡蛎二两(熬)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 百合七枚地黄汁一升牡蛎二两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 地黄六两半夏半升牡蛎二两酸枣仁三两 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 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 人参三两地黄半斤龙骨三两牡蛎四两茯苓四两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宜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 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括蒌根蜀漆(洗去腥)葶历(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腥)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括蒌牡蛎散 括蒌根牡蛎(熬)各等分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不差,括蒌牡蛎散主之。 白术散 白术芎蜀椒牡蛎各等分 妊娠,身有寒湿,或腹痛,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其胎跃跃动者,宜养之,白术散主之。 [参考文献] 张镜源.中华中医昆仑[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科学技术出版社,. 识中医药草 观自然之美 悟养生之道 编辑 李梦喆 审校 谢琪刘铁军 北京公益医疗援助服务促进会宣传中心 北京公益医疗援助服务促进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6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方支气管炎四十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