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效处方集高脂血症2
▲ 中医特效处方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十章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三节高脂血症 处方七降脂汤 组成:枸杞子10克,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泽泻15克,黄精15克。 用法:水煎2次,分多次服,或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高脂血症。一般1-3个月血脂降至正常,诸症改善。治疗多例,均获良效。 医案:患者蔡某,男,41岁,身高厘米,体重86千克。急躁、胸闷、气短、食欲旺盛、便秘、眩晕,发作已3个多月。医院检查血压/90mmHg,脉弦细,舌质黯红;化验胆固醇mg%,β脂蛋白mg%,三酸甘油酯96mg%,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只能坚持半日工作,要求中药治疗,故来求治。投降脂汤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患者服药1个月后复查,体重降至74千克,血压/78mmHg。胆固醇降至mg%,β脂蛋白降至mg%,三酸甘油酯75mg%,患者已全日上班工作。嘱患者继服本方。半年后患者复查血压/72mmnHg。胆固醇mg%,β脂蛋白mg%,三酸甘油酯64mg%。 处方八 组成:半夏12克,白术12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代赭石12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5克,石菖蒲15克,泽泻15克,瓜蒌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脘闷纳差加白蔻仁、砂仁各10克;痰热加黄芩、竹茹、天竺黄各10克。 功效:降脂化浊。主治痰浊内蕴之“高脂血症"。 处方九清脂汤 组成: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桑寄生、熟地黄、泽泻、麦冬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高脂血症,证属肝肾阴虚。按语:肝肾阴虚型多为老年体弱的高脂血人,表现为腰酸腿软,耳鸣眼花乏力,治宜滋阴补肾,可用清脂汤治疗。 处方十温胆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竹茹、胆南星、杏仁各10克,白金丸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高脂血症,证属脾虚痰浊。按语:脾虚痰浊型表现为腹张纳呆,咳嗽痰多,便溏,四肢倦愈。治宜健脾和胃、化痰祛湿,可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处方十一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菊花、明天麻、龙胆草、蔓荆子各15克,粉牡丹皮、生山栀、车前子、生地黄各15克,麦冬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剂。功效:主治高脂血症,证属肝郁化火。按语:肝郁化火型表现为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舌燥,尿黄便干,头晕头痛。合并高血压病。治宜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处方十二冠心汤 组成:川芎、丹参、郁金、红花、生蒲黄、茺蔚子各15克。另配:脂可清胶囊(脂可清股囊含葶苈子、黄苓、茵陈蒿、山楂、泽泻、大黄、木香等),每服3粒,日服3次。用法:中药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理气活血、降血脂。主治高脂血症,证属气滞血瘀。按语: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胸痛、胸闷、痛处固定,舌暗或有瘀点。合并冠心病。治宜理气活血散瘀,可用冠心汤治疗。 处方十四桑葚汤 组成:桑葚15克,五味子6克,党参15克,怀山药30克,丹参30克,生山楂15克,泽泻15克,枳壳15克。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加减:肾阳虚(肢体冷)加锁阳15克;肾阴虚(内热)加黄柏10克,生地12克;脾虚纳少加焦山楂、焦白术、焦谷芽各10克:血压高加桑寄生、槐米各10克;糖尿病加山萸肉、粉葛根各10克。功效:滋肾生精,健脾补气,降浊通络,屡见良效。老年性高脂血症伴白内障初中期。 处方十五 组成:党参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菟丝子20克,肉桂8克,制首乌15克,银杏叶18克,紫河车粉6克(分3次吞服),枸杞子2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温补肾阳,充养脑髓,降血脂。 处方十六 组成:绞股兰30克,山楂15克,决明子15克,大黄3克。用法:水煎2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高脂血、动脉硬化。降脂减肥,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3个月。 处方十八 组成:丹参15克,决明子30克,山楂15克,钩藤30克,益母草30克。用法:水煎代茶饮。功效:祛痰、导滞、降血脂。 处方十九降脂汤 组成:黄芪20克,泽泻15克,党参15克,川芎15克,白术15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陈皮15克,丹参15克。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功效:补气化湿,消积通脉,降血脂。治疗多例,总有效率93.3%。 处方二十宁脂汤 组成:太子参、白术、泽泻、丹参、山楂各10克,半夏、陈皮各6克,玄明粉3克,荷叶15克。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健脾化痰,消积导滞,活血化瘀,降脂减肥。 血尿遗尿症尿潴留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病阳痿男女性冷淡、男性不育症遗精、外阴炎症糖尿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4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临床十大名方最常用最实用
- 下一篇文章: 桃花源中药别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