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剂

适应症: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热痰证。

症状:症见咳嗽,痰黄黏稠,咯吐不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以清热化痰药为主组方。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等。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各6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9g)

古代用法:姜汁为丸。每服二至三钱,温开水送下。

现代用法:生姜汁为丸,每服6~9g,一日2次;亦可作汤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痰热咳嗽。咳嗽,咳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乃因痰阻气滞,气郁化火,痰热互结所致。热淫于内,灼津成痰,痰热互结,肺失清肃,故咳嗽痰黄、黏稠难咯;痰热内结,气机阻滞,则胸膈痞闷,甚则气逆于上,故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亦为痰热之象。痰热之治,汪昂云:“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医方集解》)故治以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法。

君药—胆南星:味苦性凉,功善清热豁痰,为君药。

瓜蒌仁:甘寒质润而性滑,长于清热化痰;

臣药—黄芩:苦寒,功善清泻肺火。二者合用,助君药以增强清肺热,化痰结之力。

臣药—制半夏:虽属辛温之品,但与苦寒之黄芩相配,则避其性温助热之弊,而独取化痰散结、降逆止呕之功,共为臣药。

杏仁、陈皮:治痰者当须降其火,治火者必须顺其气,故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以宣上,陈皮理气化痰以畅中,

佐药—枳实:破气化痰以宽胸,并佐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姜汁:使以姜汁为丸,既可制半夏之毒,又增强祛痰降逆之力。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效。

本方系二陈汤去甘草、乌梅,加胆南星、瓜蒌仁、黄芩、杏仁、枳实而成。去乌梅者,因痰热壅肺,恐其酸收敛邪,故不可用;去甘草者,因其甘缓壅滞,对痰气不利,故可不用。

本方化痰与清热并重,且于清化之中佐以降气理肺之品,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咳喘可除。

本方为治疗痰热咳嗽之常用方。以咯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陆养愚治董龙山夫人,胸膈不舒,大便不实,或时去血,或时去积,经期或先或后,或多或少,参差作痛,养血健脾俱不效。饮食既少,肌肉亦瘦,晚不能食,食则饱胀,不能安卧。脉之,沉弦而滑,右关尤甚,曰:沉为气滞,弦为留饮,滑为痰凝。经之不调,便之不实,腹之胀痛,皆痰积为之也。乃合清气化痰丸,二陈汤送下,数剂,大便去痰积若干,遂不胀不疼。改用六君子汤数剂,而大便坚。后以调气养荣汤间服,经调而孕。(《续名医类案》)

按:龙山夫人患胸膈不舒,腹胀疼痛,食少消瘦,晚不能食,食则饱胀,不能安卧,大便不实;经期或先或后,或多或少等疾。治用“或时去血,或时去积,养血健脾”等法罔效。陆医据脉症,认为诸疾乃痰积所致,遂以清气化痰丸,二陈汤送下,数剂而愈。痰疾顽症,胶着难愈,非他法所能奏效,唯化痰消积,正本清源,方为上策。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