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男,73岁,已婚,退休教师。年2月3日初诊。

患者有慢性房颤史6年。今日晨练中突发左侧半身不遂,活动不利,偏身麻木,伴口眼歪斜,头晕目眩,舌强语謇,口黏痰多,腹胀便秘。急诊来院。

查体:T:36.9℃,P:86次/分,R:20次/分,BP:/80mmHg。神清,言语欠清,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心率86次/分,房颤律,各瓣膜区未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腹部检查无异常。左上肢时有抽搐,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巴宾斯基征(+)。舌红,苔黄厚燥,脉弦滑。

辅助检查:即刻颅脑CT:未见异常密度病灶。心电图示:房颤。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脑血栓形成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半身不遂,伴口眼㖞斜,舌强语謇为主症,诊断为中风。半身不遂,伴口眼㖞斜,舌强语謇,头晕目眩,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燥,脉弦滑,辨证为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久病脏腑功能失调,痰热腑实,适逢外风引动内风,窜犯经络,而引发本病。

西医诊断依据:

1.有慢性房颤史6年,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无前驱症状。

2.查体:神清,言语欠清,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上肢时有抽搐,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巴宾斯基征(+)。

3.颅脑CT:未见异常密度病灶。心电图示:房颤。

西医鉴别诊断:

脑血栓形成多于安静时发病,起病较缓,发病年龄较高,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史。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中风中医证候诊断: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西医诊断:脑梗死脑栓塞心房纤颤

中医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

方剂:星蒌承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胆南星12g全瓜蒌20g生大黄10g(后下)山栀12g

      黄芩15g郁金12g石菖蒲12g生地15g

      桃仁12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一般治疗:卧床、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防治感染、心电监护。

2.及时防治颅内高压。

3.抗凝:低分子肝素。

4.脑保护:如自由基清除剂等。

5.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等。

张博士医考中心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j/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