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案

提要:

间断咳嗽、咳痰,气短2月,加重伴喘息1周。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中医诊断:喘证,证属脾肾两虚、痰湿蕴肺。患者年高体衰,本虚标实,宣肺止咳、化痰定喘以治其标,培补脾肾、纳气平喘,兼治其本。痰浊渐化,肺气得宣,补肾健脾,缓收全功。

患者吕某,男,73岁,甘肃兰州五零四厂退休职工。

初诊(年10月12日):患者慢支病史20余年,2月前受凉后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白色黏痰,量少,不易咳出,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症状,近1周因感冒风寒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喘息,遂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支肺气肿(急性加重期),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化痰、解痉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改善。遂延余诊治,诊见:喘咳不宁,咳痰色白量多,胸闷气短,动则喘甚,纳差便溏,舌淡胖、苔腻微黄,脉弦滑数。病为喘证,证属脾肾两虚、痰湿蕴肺。治宜宣肺止咳、化痰定喘,补肾纳气。

苏梗12g,射干12g,紫菀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2g,陈皮6g,茯苓12g,胆南星6g,枳壳10g,桔梗12g,桑寄生15g,沉香6g,砂仁6g,甘草6g。

3剂,水煎分服,1日1剂。

二诊(年10月16日):服药后喘咳减轻,胸闷气短如故,纳差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略数。郁热已清,痰湿蕴肺,前方去胆南星,加炒白术30g健脾化湿,继服5剂。

三诊(年10月20日):喘咳明显缓解,胸闷气短减轻,动则气喘,纳食好转,大便成形,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滑。痰湿渐化,肺气得宣,培补脾肾,缓收全功,肾气丸加减。

熟地12g,砂仁6g,山萸肉10g,炒山药15g,法半夏15g,陈皮6g,炒白术30g,茯苓15g,泽泻10g,肉桂6g(后下),黑顺片3g,蜜麻黄3g,甘草6g。继服7剂。

药后诸证减轻,前方加减调理月余而安。后因外感多有复发,但随证治之,均可缓解。嘱患者坚持服用扶正固本药物,避风寒,节饮食,减少复发。

按语:《丹溪心法》云:“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或调摄失宜,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治疗之法,当究其源,如感邪气则驱散之,气郁则调顺之,肺肾虚者温理之,又当各类而求”。案中患者年高久病,脾肾不足,痰湿蕴肺,外感风寒,引发素疾。虽肾虚脾弱,但肺实突出,急则治标,兼顾培本,以苏梗、射干、紫菀、款冬花、枳壳、桔梗、胆南星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桑寄生、沉香补肾纳气,二陈、砂仁运脾化湿。药后喘咳减轻,胸闷气短,纳差便溏,加炒白术健脾化湿、培土生金。三诊时,邪虽渐去,正气仍虚,还须健脾益气以强肺卫,补肾纳气以培根本,如此元气渐复,宿疾方能得愈,故以肾气丸加减善后而安。此后,病情反复,遇感复发,随证治之,均可缓解,但终难断根。《医宗必读·喘》云:“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也。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攻,其间转折进退,良非易也”,确为经验之谈。

名家风采

本文视频来源于人民网侵删!

张志明,男,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首届医师奖获得者、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甘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医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急诊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玉树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先进个人”和“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三等奖各一项。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临床擅长治疗各科疑难重症。

本文由原作者授权,转载于《甘肃省名中医医案精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请亲爱的亲们为“我心中的最美中医”张志明教授投票,记得“7划,号”哦。

长按下面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j/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