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杜娟

01

患者情况介绍

L某,男,77岁-06-11主诉:间断性咳嗽半年,加重2周。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2周前咳嗽加重,医院行胸CT检查,诊断为周围型肺癌,患者家属因年龄及其它原因不考虑手术治疗,经友人介绍遂求治于赵永强工作室。刻下症见:咳嗽,阵发性呛咳,喘促,气紧,痰黏难咯,夜间卧位时症状加重,精神不佳,眠差,纳差,大便干,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诊断:咳嗽、肺积(痰浊阻肺)治则:宣肺化痰止咳。方药:炙麻黄10克、炙杏仁15克、半夏9克、茯苓30克、陈皮2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瓜蒌30克、桑白皮15克、炒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克、甘草10克7付,水煎服,日1剂

按语

本案初诊不考虑抑瘤,首先考虑缓解症状,解决咳、喘、痰等标象,麻杏二三汤是首选方。

02

-06-20服上方后,患者夜间咳嗽喘促减轻,睡眠改善,咯白痰。调整处方如下:炙麻黄10克、炒苦杏仁15克、清半夏9克、茯苓30克、陈皮3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炒芥子10克、瓜蒌30克、旋覆花10克、浮海石15克、桑白皮15克、地龙15克、炒桃仁15克、焦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克、甘草10克7付,水煎服,日1剂

按语

二诊时患者的咳、喘、痰明显减轻,故加浮海石、旋覆花化肺积的老痰、顽痰,加桃仁、地龙解痉平喘。

期间病情未有明显变化,记录略。

03

-09-23患者近期精神状态佳,时有咳嗽,舌质淡苔白,脉沉。处方1:炙麻黄10克、炒苦杏仁15克、清半夏9克、茯苓30克、陈皮3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炒芥子10克、瓜蒌30克、旋覆花10克、浮海石15克、桑白皮15克、地龙15克、炒桃仁15克、焦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g、甘草10克7付,水煎服,日1剂处方2:党参15克、茯苓30克、炒白术15克、清半夏9克、陈皮30克、炒枳壳20克、木香15克、砂仁10g、瓜蒌30克、焦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g、炙甘草6克7付,水煎服,日1剂

按语

治疗3个月后,诸症缓解,我在肿瘤调理中一般都是采取两方交替服用,本案患者总属本虚标实,标实为痰浊、瘀血、浊毒,早期痰浊为主,渐而浊毒、血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本虚贯穿始终,此病案当先考虑后天之本,注重脾的运化功能,常以焦树德先生麻杏二三汤、王三虎老师海白冬合汤以及麦门冬汤抑瘤化痰治其标,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治其本。患者期间曾多次就诊,病情未有明显变化,嘱其两方加减变化,交替服用。

04

-07-10患者3天前突然咯血,咳嗽,痰多,色白,精神尚可,饮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略数。处方:炙麻黄10克、炒苦杏仁15克、清半夏9克、茯苓30克、陈皮3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炒芥子10克、瓜蒌30克、旋覆花10克、浮海石15克、桑白皮15克、生侧柏叶10克、藕节10克、生地黄15克、百合20克、仙鹤草20克、白及15克、酒黄精10克、焦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g、甘草10克7付,水煎服,日1剂-07-21患者服上方5天后,未见咯血,仍咳嗽,有痰,效不更方继服14剂。

按语

肺积久嗽,虚热内灼,灼伤肺络,故而患者咳嗽日久出现咯血,治疗时加用凉血止血的侧柏叶及收敛止血的藕节、仙鹤草,且仙鹤草尚有补虚的功效。

05

-04-02患者精神佳,未见咯血,咳嗽减轻,痰多,夜间尤甚,舌质淡苔白,脉沉。处方:清半夏15克、茯苓30克、橘红3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炒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瓜蒌30克、炒麦芽15克、炒六神曲15克、甘草10克、炒山楂10克共14付用法:水煎服2次/日;-05-06服上方后,患者咳嗽不明显,仍觉痰量多,色白质粘腻,精神尚可,纳可,舌质淡苔白,脉沉。处方:麻黄6克、炙杏仁10克、清半夏15克、茯苓30克、橘红30克、炒紫苏子30克、炒莱菔子30克、炒白芥子10克、瓜蒌30克、胆南星10克、桑白皮15克、炒芡实15克、天竺黄10克、海浮石30克、炒麦芽15克、炒六神曲15g、炒山楂10克、甘草10克共14付用法:水煎服2次/日;-06-10患者服上方效可,咳嗽不明显,痰量减少,精神可,纳可,舌质淡苔白,脉沉,效不更方14剂。

按语

本案患者因诸多因素未采用手术及化疗等方案,至今随诊皆由中药治疗,期间曾两次行肺CT检查,其肺癌侵及范围有所扩大,然其临床症状、精神状态皆可。肿瘤的治疗虽首选手术、放化疗疗法,然中医药治疗亦有其独到之处,故而应中西医结合,将中医药疗法贯穿始终。

06

小结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本案患者CT报告是周围型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肺痿、咳喘”范畴,多为本虚标实之候,邪实多为痰、浊、瘀、毒,化痰初起多以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久痰、顽痰多借鉴王三虎老师的用药思路,以海浮石、青礞石、皂角刺祛顽痰老痰;浊多为湿之聚,常以李佃贵老师芳香化浊,藿香、佩兰、温胆汤、平胃散治之;瘀,久病必瘀,佐以赤芍、桃仁、三七活血化瘀;毒,是肺癌贯穿始终的病邪,多以白花蛇舌草、白英、蟾蜍皮清热解毒,但在选用时,均应根据体质情况酌情用之。肺癌的正虚,主要是肺、肾两虚,肺为肺癌先累及之脏,久之必耗气动气,肺气、肺阴受损,久病及肾,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所在,故久之必伤肾的元阴元阳。肺癌受损脏腑虽在肺、肾,但调补重点应该在脾,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输布之枢机,培土可以生金,所以补中益气汤,金水六君煎,常常以扶正之首选。

赵永强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长治市首届名中医,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会长,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首席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精勤不倦,勇于探索,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杂从脾胃、治以调和”的脾胃学术思想,倡导“未病调气、调神、调形,已病识证、识病、识体”的调养理念,擅用经方治疗内、妇科杂病,致力于经方的临床研究和带教,颇受患者和学生认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j/1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