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965.html 有天跟医友聊天,说起止呕降气的特效药,他说,旋覆花啊,中医用药流传一句俗语:“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胸膈痞满,呕吐噫气,只要方中加旋覆花,疗效倍增。同时对止咳、袪痰也有效。听他这么一说,我对这个喜走偏锋的花草有点兴趣了。 学中医时,接触最多的一个文学化的理论是“取象比类”。按这思维,大凡草木之花,皆乘纯阳之气升发,喜条达,主肝木不足。用药宝典中,诸花入药,总是上升发扬,而旋覆花却是平降逆气,利气下行,在药理中确实独特。 据朋友描述说,旋覆花就是乡下常见的小黄花子,有的地方也叫金盏花、金钱菊,中药开方又作伏花或金沸草。我打开搜索记忆,飞速想,怎样的小黄花子呢?田野里那么多开黄花的花草,哪一个才是旋覆花?他又说,高二、三尺,椭圆形长叶,上面有分枝,每个分枝上开一个小黄花,圆盘形,跟向日葵相似。 哦,我想起来了,乡间的原里上,这种花草满滩遍野都是,收割牧草的湖滩里最多,大多生长在水陆交接带,一开一大片,夹杂在芦草、莎草之间,乡亲就叫小黄花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金黄的小黄花子开满草湖滩的时候,浓浓的夏日便已来临,放牧的孩子不再犯愁牛羊找不到草吃。乡村的草湖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为秋季收割牧草而蓄养的水草区,禁止牲畜进入践踏;另一部分是旱草地,也是夏季放牧区。每年六月以后,旱草地的青草才能覆没马蹄,对于牛羊,这是饲草入口最嫩的时候,它们可以在一片草地上不挪步地吃一个时辰。牛羊啃过的草地,只有小黄花子孑遗。看来,这种花草不对牛羊的胃口。只有那些初生的牛犊和羊羔,无所事事时,口衔一枚小黄花子,高昂着头,翘望着引人注目。我们也采摘小黄花子,插在柳枝编织的草帽上,装饰出几分灿烂,同时也闻到一股熏人的气味,拈在手指上,洗也洗不掉,时间一长,令人作呕。小时无知,觉得这花草太臭。现在明白了,小黄花子就是靠这种气味保护自己,这是植物自保的秘密。植物界也有自己的秩序,不是人为想象的那样随遇而安。 旋覆花的花期格外漫长,我的记忆中,似乎从夏至前后一直到白露霜降,草湖滩上始终有黄花绽放,一株旋覆花可以盛开十多个,甚至二、三十朵小黄花,早开的枯了,新的又开,直到寒霜摧杀、寿终正寝,它的枝头还有不败的花冠随风摇曳。先期枯萎了的,接着生出白色的绒毛,这是它的果实。有秋风帮忙,这些轻盈的籽实飞落到别处,次年春天便生根发芽,孕育出旋覆花的新领地。 乡间不知这个小黄花子能入药,也不是牛羊的饲草,便少了人为杀伐,所以,旋覆花可以无所忧虑地生灭,灿烂地开花,自在地结籽,仿佛是青草地上无忧无虑的金花公主。数十年过去,一想起年少时放牧过的那片开满旋覆花的青草地,心里便浮起几许浪漫,曾经的苦涩年华也轻如浮尘。
中医刚入门时,以为旋覆花入药只是民间偏方,后来读《伤寒论》,方知东汉时的“医圣”张仲景已经以它为君药专出一方:旋覆代赭汤——“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再深究,比张仲景《伤寒论》更早的《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旋覆花味咸温,一名金沸草,生川谷┈┈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张仲景不过是总结前人经验,给了旋覆花正统的地位。《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也有一方:“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这两方,前者主治胸中丕闷、嗳气呕逆;后者主治郁结伤中、胸胁疼痛。后世皆有新的发挥,赋予旋覆花更大的威力。清末名医叶天士善用旋覆花裁治百病,有一患者胸胁疼痛并伴有长期咳嗽,吃药无数均不见效,叶天士诊断后,在旋覆化汤基础上加柏子仁、桃仁,很快痊愈。他的传人王孟英总结经验后,把二陈汤去甘草,加旋覆花、石菖蒲、胆南星,命名为“六神汤”,专治癫狂昏厥诸痰证。“温病论”创始人吴鞠通更是新创了肝脾同治、气痰并调的“香附旋覆花汤”和治疗胁疼经闭、肝积水、肝癌的“新绛旋覆花汤”,把旋覆花的药性发挥到得淋漓尽致。当代名医冯世纶有次出差,夜宿青龙峡,遇一位司机求治,症状是半夜即感胸紧胀痛、伴有恶寒,时以两手捶击胸肋,谓捶后较舒,伴恶寒头痛,咳嗽无痰,他诊断后,只让他自采鲜旋覆花一把、用葱白四根、生姜三片,煎汤一碗,热饮并盖棉被,身见微汗即可。翌日告谢痊愈。这些善用古方者,的确是曲尽古方变化之妙,深得仲景制方之心。 如今,为他人开方时,如遇胸中郁结、风寒咳嗽或胃气上逆者,必嘱其采摘旋覆花入药,时有极效,倍感自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9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老中医治疗失眠验方
- 下一篇文章: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口僻医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