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Tips:本栏目不定期更新,如需查看过往文章,请在消息栏输入框中输入“M”(无关大小写),即可获得文章全目录。

◎作者:吴琼◎编辑:李思婷

[提要]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病、多发病,中医、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各有千秋。西医认为出血类疾病不可再用活血法进行治疗,而中医则常用此法来治疗此病。本文就从中西医不同角度来浅谈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的治疗。

[关键词]脑出血中风辨证论治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

1中西医对脑出血的认识

脑出血是指出血部位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淀粉样变性、动静脉畸形、血液病、梗死后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后等。临床表现以突发疼痛、呕吐、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特点。

脑出血在中医范畴上属于中风,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2中医如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中医把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当以祛邪为先,常用平肝熄风,清热化痰,泻下通腑,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中腑脏者,闭证当以豁痰通腑,开窍醒神为主,脱证宜扶正固脱,救阴回阳为主。此外,中医把中风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急则治其标,恢复期则宜扶正祛邪。在对中风的治疗过程中,若辩证有瘀血,则活血化瘀是不可缺少的。出血性中风,血溢于脉外,此为离经之血,中医称离经之血为瘀血。瘀血是病理产物,瘀血不去,则经脉阻滞不通,新血不生,脏腑失于濡养,继而又会加重病情或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活血化瘀法的合理使用是治疗中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此各医家也发表了许多看法。

2.1活血兼温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邓振明教授指出:出血性中风的早期应慎用活血化瘀之品,因为此类药物如川芎,红花,尤其是水蛭,虻虫之类逐瘀峻品,有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抗凝,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因而在出血性中风早期,破损的血管尚未修复,再用活血破瘀之品,将影响破裂脑络的修复,有引起再出血的可能。选用温和的养血活血通络之品如当归,丹参,赤芍,鸡血藤等,使血出能止,血滞能行。

郑绍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活血化瘀在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原则,他认为卒中之瘀血,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双重致病,持续在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瘀结日甚,则非温阳不通。并自拟复方淫羊藿汤治疗卒中病,取得良好疗效,方由淫羊藿,菟丝子,黄芪,白术,半夏,川芎,丹参,水蛭等药组成。诸方配伍,补中寓通,共奏补肾益气,化瘀活血之功。

2.2活血不忘益气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病证,而活血化瘀为治标之法,因此不可一味攻逐。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也可致血瘀,因此活血必先益气理气。如清代王清任所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虚无气,必留而瘀。”其创立的方剂补阳还五汤一直沿用至今,效果良好。补阳还五汤中,四两黄芪为主药,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此方补养气血兼活血化瘀,改善因虚而瘀之证,使脉络通达,气血运行调和无端。

2.3活血为标,治虚为本

中风的病理基础是肝肾阴虚,如张山雷说“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则风以虚而暗煽;津液伤耗,营血不充则风以燥而猖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亦说到“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症,其衰可知。”而瘀血是病理产物,因此活血化瘀只可治标而不能解决其根本。傅祥昌总结治疗中风治疗经验中指出:卒中一证,肝肾阴亏为本,阳亢风动为标,而瘀血使其病程中的病理产物,活血化瘀虽对瘀血清除有一定作用,然并非久用之法,更不可过用。辩证确为瘀血者,亦应顾忌肝肾阴虚之体而灵活配伍,切不可一味攻逐而生变证。

3中西医对脑出血治疗的比较研究

西医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环境和患者安静,防止继续出血;积极防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西医目前也认为止血凝血药物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很多医师仍习惯短期使用几天止血药,如氨基己酸,巴曲酶等。若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需使用止血药。而西医手术治疗脑出血主要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减轻血肿造成的既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7这也与中医的“活血化瘀”治疗原则有共通点,血肿在中医上属于离经之血——瘀血。因此中医西医对此病的治疗是殊途同归的,也都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尽快康复。

4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

治疗脑出血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症合参,综合治疗。

下面是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病案:王某,男,56岁,年8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五小时前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伴有恶心呕吐,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大有力。检查:神志朦胧,颈有抵抗感,左侧肢体完全性瘫痪,肌力0级,左上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氏征(+)。腰穿脑脊液呈血性,脑CT检查:右丘脑外侧区有一呈鸡卵大小密度增高阴影。西医诊断: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属中风中脏腑,血之气并走于上,瘀阻脑府,瘀痰风火相因而为患,蒙蔽清窍。治宜凉血化瘀,平肝开窍。予以羚羊角糖和化瘀血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5g(冲),生地15g,钩藤12g,菊花10g,赤白芍各15g,天麻15g,大黄10g,地鳖虫10g,桃仁10g,丹皮10g,丹参20g,天竺黄10g,花蕊石20g,怀牛膝20g,三七粉4g(冲),生甘草3g,竹沥30g(调服)。另外静滴清开灵40ml加10%葡萄糖ml;肌注醒脑静4ml,每6小时一次。用上方案治疗5天。神志渐清,能纳少量饮食,脉由弦大有力转为沉弦。停清开灵、醒脑静,中药改为桃红四物汤加牛膝、丹参、丹皮,茜草,水蛭,胆南星,天竺黄。服至10剂,患侧可稍有屈伸,肌力1~2级。服至1月后,患者能下地,扶持步行。经治疗3个月,可以自行散步,接近正常。3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的生存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小编有话说文章不错吧,长按下图







































白癜风病因
白癜风根治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