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至6岁之间。

高热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但由于小儿无法语言表达,病情进展难以预料,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反复发作,有可能导致智力受损或引起癫痫,如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长期以来将高热惊厥看成是普遍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但实践证明,高热惊厥可造成脑神经细胞损伤,导致癫痫和智力低下,因此对高热惊厥的处理,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小儿惊厥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初次发作多在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伴意识丧失。发作后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为正常。但其临床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1)发作形式:约80%一85%为阵挛性发作,14%为强直性发作,6%为失张力性发作。发作多为全身性,有15%呈局限性和半身性。

(2)惊厥持续时间:多数高热惊厥发作时间短暂。惊厥持续时间在5-10分钟者居多,20一30分钟者较少。

(3)惊厥与发热的关系:高热惊厥都是先有发热后有惊厥,多在体温骤增时,有的在就诊过程中即出现惊厥。常在发热2-6小时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即一次性惊厥,这种发作一般不超过10分

钟。但个别患者也可在一次发热过程中出现多次惊厥。在急诊中见到不少患儿第一次发作时体温在39°C-40°C以上数次发作后,体温不到38°C即出现惊厥

(4)脑电图改变:据报道,高热惊厥初次发作后第七天检查脑电图,

88%有异常波形,主要是慢波明显增多,分布于各异,但以枕部最显著,有时两侧不对称。这种异常波可持续数日,一般在10天内消失。

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惊厥次复发者,脑电图异常也增多。

临床分型

目前以Livingston()法分型

(1)单纯性高热惊厥

诊断标准:①发病在6个月至3岁,6岁以上少见。②多在体温骤升时发生惊厥,常见于发热后2-6小时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③惊厥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5-10分钟,且很少在一次发热过程中出现多次惊厥。发作后全身情况良好。④惊厥为全身性阵挛性发作。⑤30%-60%有家族史。⑥退热一周后脑电图正常。

(2)非典型高热惊厥〔高热诱发性癫痫)

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范围较大,不限于6个月-3岁。②低热也可引起惊厥。③惊厥可出现于发热的任何时期,发作持续时间长于10分钟,一般在10-20分钟。④易复发。复发率30%-40%

预后

初次惊厥的类型和年龄对预后关系密切。惊厥发作超过10分钟;一次发热过程中反复惊厥,则复发机会多。发生在6个月至1岁者造成智力低下的可能性大。因此应减少第一次的发生。发病年龄愈小,再发机会愈多。高热惊厥病死率约0.5%-11%。高热惊厥转为癫痛的发生率约15%-20%,小儿癫病患者约18%-25%有高热惊厥史。

高热惊厥伴下列情况者有发展为癫痫的可能:

①发作频繁,一年数次,惊厥发作不只限于体温骤升时,可在发热任何时期发生,有时低热38°C以下也可发生惊厥。

②惊厥持续时间长,超过10分钟。

③初发年龄在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仍有发作者。

治疗

(1)高热惊发厥作时的治疗:应立即控制发作,以减少惊厥性脑损伤。同时,要积极寻找原发感染,确定发热的原因,退热和抗感染同时进行。若惊厥未停止,应让病儿侧卧,适当给氧、安定。惊厥控制后,仍应继续应用抗惊厥药物,以防止出现第二次或更多次的惊厥发作。

(2)高热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就应按癫痫持续状态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等。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旦发生惊厥,对患儿的预后影响非常明显,且复发率较高。如果患儿有发热征象,应早期识别并积极使用回春散等退热药物和物理降温避免体温上升,同时需预防惊厥首次发生尤为重要。

小儿回春散为多年经方,收录于《敬修堂药说》,并誉为——幼科圣药。

组方含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天麻(制)、全蝎(制)僵蚕(制)、川贝母、半夏(制)、钩藤、胆南星、木香、豆蔻、檀香、陈皮、沉香、枳壳、甘草、天竺黄、朱砂、清宁[大黄、麦芽、槐花、桃叶、黑豆、白术、车前子、侧柏叶、厚朴、半夏(制)、绿豆、陈皮、黄芩、香附(制)、桑枝]。

可持续性退热,不反弹,脑保护的首选用药!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