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补脾类消食化积类消积补脾兼施类常
治疗儿童脾胃病补脾类中成药主要作用是补养脾气。由于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溏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反复感染等病证可选田。有的尚兼有温阳作用,如附子理中丸。这类成药,大多须服用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但目前大多以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喂哺小儿,故小儿的纯虚之证已很少见,多属虚实夹杂证或以实证居多。 治疗儿童脾胃病补脾类中成药:1、启脾九蜜丸。每丸重3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党参、莲肉、山药、白术、泽泻、茯芩等。有健脾止泻功能。适应于因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面黄腹胀,吐泻少食等症。每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月乱 2、参苓白术丸水丸。每袋内装18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党参、白术,茯苓、莲肉等。有补益脾胃,调中止泻的功能。适应于脾胃虚弱所弓I起的脾虚久泻,纳呆厌食等症。每服3—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蜜丸。每丸重9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党参、白术,附予、千姜等。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应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肠鸣,喜暖怕寒等症。每服半丸至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消食化积类中成药这类药主要用于因乳食不节形成的食积证,以及因乳食积热而引起的发热、烦躁、便秘等症。有的尚可用于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高热惊厥等症。此类药物均有消导、克伐或攻泻等作用,因而只可中病即止,久用反可伤损正气。小儿食积证目前尤为多见,因食积导致的疾病又较多,故该类药的适应证很为广泛。 1、七珍丹水丸。每袋50粒,每粒重0.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巴豆霜、胆南星、天麻、半夏曲等。有化滞、清热、镇惊的作用。适应于小儿因乳食积滞肠胃所引起的呕吐、便秘以及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发烧、抽搐等症。该药内含巴豆霜,泻下力较猛,体壮病实者方可应用,体弱儿忌服。1一2岁每服10粒,2—3岁每服15粒,4—5岁每服20粒。温开水送服。 2、至宝锭蜜丸。每丸重1.5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牛黄、麦芽、陈皮,朱砂,白芥子等。有清热化痰,消积通便的作用。适应于因积滞内热,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烧、烦渴、痰喘、吐泻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该药一定是实证、热证方可应用,或是虽体弱,但兼夹食积郁热明显者,亦可暂用。单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吐泻痰喘等症不宜用。 3、王氏保赤丸水丸。每管内装0.3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巴豆霜,制南星,川贝母、大黄、朱砂等多种中药,按特定方法泡制合成。有清热导滞、镇惊化痰的作用。专治小儿乳滞疳积,喘咳,痰鸣,呕吐腹胀,发热急惊,神迷痰厥等症。6个月内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一2周岁,每超过1个月加1粒,3周岁以上每超过半岁加5粒,10—14岁每次服0.15克。常服有补脾胃,助消化,预防停滞生痰的作用。 4、小儿消食片片剂。每瓶内装片。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鸡内金、山楂、槟榔等。有消食化滞的功能。适应于因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疳积等症。l一3岁每次服2—4片,3—7岁每次服4—6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消积补脾兼施类中成药消积补脾兼施类中成药除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外,尚可益气补脾。适应于脾气虚弱又兼夹食积者,或食积日久不消而伤脾气者,表现肚腹胀满,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呆,舌质偏淡等。 1、肥儿散散剂。每袋内装0.9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白术、山约,鸡内金、山楂等。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适应于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而引起的腹泻,水谷不化等症候。1岁内每服半包,1~3岁每服1包,3岁以上每服2包,温开水送服。 2、一捻金散剂。每袋内装土.2克。 说明;主要药物组成是人参,大黄、槟榔、朱砂等。有扶正、导滞、通下的作用。每次服1.2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岁内小儿酌减。 喂药示意图 服用建议: 调理脾胃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功用、主治范围各不相同,不能盲目滥用。临证选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辨证明确,对证选药 中医治病是辨证施治。虽是同一种疾病,由于个体的差异、病程的久暂等,其症候表现则各不相同,因而施治的方药也应有别。如小儿腹泻,即有脾虚、湿热,寒湿,伤食之不同。有的家长只要见小儿患腹泻,就给服“婴儿素”,而婴儿素偏补脾,内有白术,山药,对脾虚型腹泻,会有一定疗效,而对湿热型反会加重。因此,一定要据证选药。 二、熟悉药物的成分和作用 凡药物都有偏性,即药物是用来纠偏的,即由于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才造成疾病,故要用药物予以纠正。这即中医常说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道理。有些小儿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易感儿),;有的医者认为易感儿是因身体虚弱才造成抵抗力差,所以只要给小儿多吃补养药就可增加抵抗力,故把新星儿宝、育儿宝等滋补药当成了小儿防病健身的必备之晶。实际上易感儿并非皆属虚证,梯食积郁热”(俗称“食火”)小儿也易经常患感冒。将这种小儿误认为是虚证,服用补药,会使郁热更重,本就阴阳失调的机体会更加不平衡,因而也更易感冒。又如当小儿瘦弱时,有的医者常给小儿服“肥儿丸”,其实肥儿丸内以使君子、山楂为主药,是消积杀虫的中成药,只有食积、虫积明显者方可服用。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身体瘦弱,则不宜选用。 三、要掌握好服药剂量和疗程 药物能治病,但不是服的量越大越好,也不是服的时间愈长愈好。应据病证决定,一般说虚证要长,实证要短。如小儿脾虚泄泻,服参芩白术丸一类补脾渗湿药,时间应长,腹泻愈后,亦可继服一两天以巩固疗效。而有的中成药,则应中病即止,如小儿因食积郁热蕴结大肠形成的便秘,可服用七珍丹,一般应足量顿服,至泻稀便,说明里热积滞已除,则不应再服。如连续服用,反可损伤中气,导致脾胃虚损。另外中成药说明书上标的剂量为一般的安全有效量,但对有的小儿按说明书标的量服用无效,这与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关,不一定是药不对症,可能是量不足的缘故,此时应适当加量服用。 四、喂药方法要适当 小儿拒服药物,强迫服用常引起呕吐,还可产生恐惧心理,更增加服药的困难。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将药丸或药粉先用温开水或乳汁化开,再加适量蔗糖后服用,②可少量频服,⑧药粒很小的成药,如王氏保赤丸,可嵌在小块面包或蛋糕空隙中,进食时一同吃下,④对年长儿要讲清道理,避免强迫服药,⑤具体喂药方法:抱起小儿,斜靠在自己左侧怀里,左手托稳小儿的两腮,右手将药匙轻轻放入小儿嘴里,稍微压住舌头,把药液一口一口的倒入,待药液完全咽下后,再放开双手。不能用药匙过重的压舌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呕吐时应在背部轻轻拍几下。如不久又把药吐出来,要根据吐出的多少再进行哺喂。绝不能捏住婴儿的鼻子硬灌药,以免灌进气管和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