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偏头痛,到底是哪种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的单侧或双侧头痛为主症,呈无规律性发作的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甚至引发恶心、呕吐,而临床检查多无异常体征。 医院脑病科二区主任孟毅教授说,中医治疗偏头痛,采用辨证论治之法,不但急性期可以控制头痛症状,而且对预防头痛发作也有良好效果。 Part1 风寒侵袭,脉络瘀阻 头痛起病急剧,其痛连及项背,疼痛性质多以掣痛、跳痛或重痛为主,恶风,遇风寒加重,舌质微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浮紧。有偏头痛发作史和起居不慎、外感风寒的明显诱因。 治法: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用川芎茶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川芎30g,羌活15g,白芷10g,细辛3g,荆芥15g, 防风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10g。 寒邪甚者,加麻黄、蔓荆子;伴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姜半夏; 口渴、便秘、溲黄者,加黄芩、菊花,去细辛。 Part2 情志过极,气滞血瘀 头痛如裂而眩晕,病势剧,或左或右,或累及眼、齿,呈阵发性搏动样跳痛、刺痛,伴心烦易怒、坐卧不宁、胸胁胀痛、善叹息,或伴恶心、呕吐、口苦、厌食,舌质红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弦数有力或弦涩。 治法: 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天麻15g,钩藤20g,生石决明3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白芍各20g,川芎10g,丹参30g,全蝎10g,僵蚕10g,柴胡10g,枳壳12g,黄芩10g,甘草10g。 恶心、呕吐严重者,加竹茹、代赭石; 心烦失眠重者,加珍珠母; 眼珠胀痛者,加夏枯草、龙胆草、栀子、白蒺藜、菊花; 阴虚阳亢者,加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 Part3 饮食所伤,痰浊中阻 头痛昏蒙,困重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纳呆,舌胖大有齿痕,或暗紫,苔白腻或厚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 豁痰醒脑、化瘀通络。方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半夏15g,白术12g,天麻15g,茯苓30g,陈皮15g,生姜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甘草10g。 痰湿瘀久化热,伴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者,去白术加黄芩、枳实、竹茹; 伴眩晕昏蒙较甚、耳鸣重听、神志不宁者,加胆南星、石菖蒲、远志; 痛甚者,加白芷、细辛、全蝎、蜈蚣。 Part4 气血亏虚,脑窍失养 头痛缓慢而作,病势缠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其痛多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每兼眩晕,遇劳加重。 治法: 补益气血、缓急止痛。偏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偏血虚者用四物汤,偏阴虚者用左归丸,偏阳虚者用右归丸,气血双亏者用八珍汤,阴阳双亏者用大补元煎,气血阴阳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随证加减祛痰、化瘀、通络、止痛之品,以达益气养血、滋阴扶阳、活血化瘀、祛痰利窍、缓急止痛之效。从而使患者气血充,阴阳平,当脑髓充盈,脉络通,则头痛除。 针灸疗法 取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太阳穴以30号1寸毫针,与皮肤成35度角水平向后斜刺0.5寸,施小幅度捻转手法,以局部酸胀为度,施术1分钟。 风池穴以30号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1.2寸,施捻转手法,以局部酸胀,或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扩散为度,施术1分钟。 每次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8天为1疗程,休息3天,行下一个疗程,共3疗程。 河南中医 中 医 也 可 以 很 酷 传承|探索|实践|弘扬 统筹:杨振东 编辑:王嘉译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jg/1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670种中药功效标注全草类果实种子类
- 下一篇文章: 神康微热点今年国庆中秋送点新鲜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