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平肝息风药珍珠母
珍珠母 珍珠母,中药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捞取贝壳后,除去肉质、泥土,洗净,放入碱水中煮,然后放入淡水中浸洗,取出,刮去外层黑皮,晒干或烘干。 名称:珍珠母 拼音:ZHENZHUMU 别名:珠牡、珠母、真珠母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肝、心经 炮制方法: 1、珍珠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碾碎。 2、煅珍珠母:取净珍珠母,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打碎或碾粉。 用法用量:煎汤,10-25g,打碎先煎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目赤肿痛、视物昏花、惊悸失眠、心神不宁、癫痫、惊风抽搐、吐血、衄血 相关配伍: 1、珍珠母配生地黄:珍珠母益肝阴,平肝潜阳,清肝泄火;生地黄质润,甘寒养阴,苦以泄热,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要药。二药合用,一滋补肝肾之阴,一平潜上亢肝阳用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耳鸣;并且能够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妄行,吐衄崩中等。 2、珍珠母配白芍:白芍苦酸微寒,有补血敛阴之功;肝藏血,血虚阴亏,不制肝阳,则肝阳上亢,白芍补血敛阴,柔肝潜阳。二药配伍,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 3、珍珠母配酸枣仁:酸枣仁甘酸性平,甘酸敛阴,善补肝胆兼可宁心,为安神佳品。二药合用,一养心安神,一镇心定惊。适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 4、珍珠母配胆南星:胆南星苦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二药合用,清热化痰,镇心定惊。适用于癫痫惊狂,惊悸怔忡。 5、珍珠母配菊花:菊花苦甘微寒,甘寒养阴,苦寒泄热,善于祛风热,平肝明目。二药合用,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鉴别用药: 珍珠母与石决明:皆为贝类咸寒之品,入肝经,均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对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耳鸣、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均可用之。然珍珠母尚入心经,有类似珍珠之镇惊安神之效,故失眠、烦躁、心神不宁等神志病常用之;而石决明清肝潜阳之中又有滋阴养肝之功,故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等目疾,或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用之尤为适宜。 药材性状三角帆蚌: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左壳具两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相关论述 《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END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关于往期的知识!一味补虚药--白芍一味解表中药--菊花一味安神中药--酸枣仁版权说明: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12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速看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