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介绍6个治疗高脂血症的方子文后有福利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降血脂的中药方。文后有福利! 01滋阴清肝汤来源: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李振华方) 组成:蒸首乌21克,川牛膝15克,赤芍15克,云苓15克,泽泻15克,荷叶30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5克,地龙21克,丹参21克,鸡血藤30克,全蝎15克,桃仁15克,牡蛎15克,菖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其中牡蛎须先煎。 功效:滋阴养肝,清热活血。 方解:方用首乌、赤芍、草决明滋阴养肝;丹参、鸡血藤、桃仁、山楂、牛膝、荷叶合赤芍清热活血;云苓、泽泻利湿化浊降脂;全蝎、地龙搜风通络;牡蛎消脂散结;菖蒲清热开窍,合而用之能滋阴养肝,清热活血,降脂。 经药理实验证明:首乌、云苓、泽泻、荷叶、草决明、山楂、丹参、菖蒲等都具有降脂调脂的功效,故用此方治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主治: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所致的眩晕。 02首乌降脂汤来源:《四川中医》(11)年(陈纯方) 组成:何首乌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牛膝15克,泽泻15克,山楂根15克,丹参20克,石决明2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4周为1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调和气血,滋阴补肾,除湿祛痰,活血通络。 方解:方用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可降胆固醇,抗脑动脉硬化;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除脑痛;代赭石重镇降逆,合石决明平肝潜阳;重用丹参、山楂根活血通络;泽泻化浊降脂。 诸药合用,使其阳气平衡,脉络流通,则头晕、头痛、目眩等症自愈。 主治:高脂血症。 加减:若气虚者,加黄芪30克,黄精20克,炙甘草10克;气虚瘀阻者,加黄芪30克,炒蒲黄15克;头痛剧烈者,加川芎、白芷各9克;恶心呕吐者,加砂仁壳、竹茹各9克。 03复方降脂饮来源:《江苏中医》(2)年(王兴昌方) 组成:制首乌10克,金樱子10克,白术10克,茵陈3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泽泻20克,草决明20克,山楂18克,制大黄6克,海藻12克,萆薢12克,柴胡8~10克,郁金8~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0日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功效:疏肝健脾益肾,祛湿泄浊降脂。 方解:方用茵陈、白术、茯苓、泽泻、萆薢、薏苡仁健脾渗湿,化浊降脂;柴胡、郁金、金樱子疏肝理气,金樱子煎剂也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山楂祛痰化浊,活血降脂;制大黄清热导滞;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泄浊之效。 主治:高脂血症。 加减:肾阴虚者,加桑寄生、女贞子、枸杞子;脾肾阳虚者,去大黄、薏苡仁、海藻,加鹿角片、巴戟天、淫羊藿、锁阳; 脾胃虚弱者,去制首乌、金樱子、大黄,加太子参、山药、扁豆;痰浊内阻者,加苍术、瓜蒌皮、胆南星、明矾、皂荚;瘀血阻络,加桃仁、赤芍、三七、丹参;肝气郁结,加香附、姜黄。 04降脂通脉饮来源: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汇海》(邵念方方) 组成:制首乌、金樱子、决明子、生苡仁各30克,茵陈、泽泻各24克,生山楂18克,柴胡、郁金各12克,酒军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泻浊。 方解:该方采用了补泻兼施、标本并顾的组方原则。 故方用制首乌、金樱子、决明子补肝肾,益精血;配以生苡仁、茵陈、泽泻清热利湿,化浊降脂;山楂健脾消食,活血降脂;柴胡、郁金疏肝解郁,活血祛瘀;酒军清热洁腑。 合而用之,使补中寓通,通补兼施,共奏滋肾补肝,活血化痰,泻浊降脂之功。 主治:高脂血症(肝肾阴虚,痰瘀蕴结型)。 加减:偏于阴虚阳亢者,加桑寄生、代赭石;脾胃失健者,加黄芪、茯苓、炒莱菔子;目失濡养者,加茺蔚子、青葙子、杭菊花。? 05清脂饮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葛根20克,生山楂30克,制首乌30克,萆薢20克,泽泻15克,草决明30克,丹参20克,川芎20克,蒲黄12克,片姜黄12克,虎杖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升清泄浊,活血通痹。 方解:本方从调治脾胃立法,以健运脾湿、升清泄浊、活血化瘀入手,以清痰浊生成之源。 故方用葛根、决明补肝肾,益精血;丹参、川芎、蒲黄、片姜黄合生山楂活血祛瘀而通脉络,且山楂还有健脾消食之力。 近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山楂、制首乌、蒲黄、姜黄、草决明、泽泻等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丹参、川芎活血通络,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血液流速,阻止胆固醇粥样斑块的形成。 主治:高脂血症。 加减:肝阳上亢、血压高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羚羊角粉以平肝潜阳;心前区闷窒,加薤白头、全瓜蒌、石菖蒲以通阳开痹; 心前区绞痛,加水蛭,桃仁以活血化瘀;肝肾阴亏者,加枸杞子、女贞子;痰涎壅盛者,加制胆星、白僵蚕。 附记:忌食肥甘厚味,并适量运动。 06滋肾活血降脂汤来源:《黑龙江中医药》(3)年(陈达芳方) 组成:首乌30克,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黄芪20克,桃仁10克,丹参20克,赤芍、泽泻各15克,山楂20克,虎杖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肾健脾,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以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滋阴补肾;黄芪健脾补气;山楂消食导滞;桃仁、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虎杖清利湿热。 诸药合用,共奏滋肾健脾,活血化瘀之功。 主治:高脂血症。 肖老师的公益直播又开讲啦! 《伤寒论》中有哪些发热? 你会治疗发热吗? ??今天晚上8点 老师直播间亲授 ——《伤寒论》中的发热 快快扫码领取直播间听课名额! 欢迎分享给朋友们, 大家一起听听直播、讨论学术! 特别提醒:现在是特殊时期,一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就诊哦!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程氏集验妙方歌诀》,程爵棠编著,学苑出版社出版,.3。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gx/12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路志正祛湿二十三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