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祛痰中成药

痰饮(中医学定义):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病因,较浓稠者称为痰,较稀清者为饮。其成分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

痰饮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常伴随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出现。

凡以祛痰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常用于治疗痰饮为患的各种疾病的成药,称为祛痰中成药。

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祛痰中成药呢?

祛痰中成药应注意区别痰饮性质,根据痰饮病变的临床表现,痰饮所在部位和性质,以及药物功效与适用范围,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化痰息风和化痰散结等类别。

燥湿化痰类

作用:祛湿化痰、行气健脾

适应症: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

二陈丸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应用: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

剂型规格: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1次9~15g,1日2次。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易伤阴津,故不宜长期服用。肺阴虚所致的燥咳、咯血忌用。

清热化痰类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

适应症: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礞石滚痰丸

处方:金礞石沉香黄芩熟大黄

功效:逐痰降火。

应用:痰火扰心所致癫狂、喘咳、不寐、便秘。

剂型规格:水丸,每袋(瓶)装6g。

用法用量:口服。1次6~12g,1日1次。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非痰热实证,体虚及小儿虚寒成惊者慎用。癫狂重症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配合其他方法治疗。药性峻猛,易耗损气血,中病即止,切勿过量久服。

清气化痰丸

处方:黄芩(酒炙)瓜蒌仁霜半夏(制)胆南星陈皮苦杏仁茯苓

功效:清肺化痰。

应用: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所致的咳嗽。

剂型规格: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1次6~9g,1日2次。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寒咳嗽、痰湿肺阻者慎用。

橘红丸

处方:化橘红半夏(制)甘草苦杏仁紫菀瓜蒌皮地黄石膏陈皮茯苓桔梗炒紫苏子款冬花浙贝母麦冬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应用:痰浊阻肺,郁而化热,肺失宣肃所致的咳嗽。

剂型规格:水蜜丸,每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3g或6g。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7.2g,小蜜丸1次12g,大蜜丸1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1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气虚咳喘及阴虚燥咳者慎用。

化痰息风类

作用:化痰止咳、平肝息风

适应症: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咳嗽

半夏天麻丸

处方:法半夏天麻炙黄芪人参苍术(米泔炙)炒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六神曲(麸炒)炒麦芽黄柏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息风。

应用:脾虚湿盛、痰浊内阻所致的眩晕、头痛。

剂型规格:水丸,每丸重6g。

用法用量:口服。1日6g,1日2~3次。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慎用。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

化痰散结类

作用:去痰止咳、软坚散结

适应症:痰火互结所致的瘰疬、瘿瘤

消瘿丸

处方:昆布海藻蛤壳浙贝母桔梗夏枯草陈皮槟榔

功效:散结消瘿。

应用: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初起。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

用法用量:口服。1次1丸,1日3次,饭前服用;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如何正确处理痰液呢?

有能力自行咳出痰液者

要清除痰液,应以脸朝下的方向,把痰吐在卫生纸上,再好好包裹,才可丢进垃圾箱内。此外,在洗手间内,亦可以向洗手盘或厕盘吐痰,但记得吐后必须要用水把痰冲走,因为残留在痰内的细菌仍可能造成感染。

没有能力自行咳出痰液者

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利用工具抽出留在呼吸道的痰液,以免阻碍呼吸。

—不随地吐痰—

痰饮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

痰饮是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元凶

随地吐痰是一种恶习

禁止随地吐痰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编辑:朱莹

图片及文字来源:《中成药学》及网络

点赞+在看~

幸福快乐每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