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二个重要知识点一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中药专业知识二个重要知识点 考点1、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 表证。 考点2、香薷、麻黄:均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而香薷微温, 兼和中化湿而祛暑。 考点3、麻黄、桂枝:麻黄发汗力强,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 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考点4、紫苏、生姜、荆芥、防风:均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不同:紫苏风寒感冒无汗或 兼脾胃气滞者多用;生姜风寒感冒轻者多用;荆芥生用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又治 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凡外感表证无论 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 考点5、羌活、藁本:均善发散风寒、胜湿止痛。不同:羌活善治太阳头项强痛、上半身风 寒湿痹特别是肩背肢节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兼治寒滞肝脉之脘腹痛。 考点6、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发汗力较缓。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 透、目赤多泪等证。 考点7、薄荷、牛蒡子、蝉蜕:均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不同:薄荷辛凉,主散上焦风热, 发汗力强,无汗者用之;牛蒡子辛苦性寒,宣透清降,发汗力较弱,但长于清泄热邪,兼利 二便;蝉蜕甘寒质轻,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子,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感冒和麻疹 高热抽搐、风疹瘙痒者用之。 考点8、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不同: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 菊花强,能润肺止咳;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 考点9、柴胡、升麻、葛根:均解表升阳。不同:(1)柴胡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 邪;升麻,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葛根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2)虽均 能升阳,柴胡、升麻升清阳而举陷,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3)升麻、葛根 均能透疹,而柴胡不能。(4)柴胡善疏肝解郁;升麻善清热解毒;葛根能生津止渴,治热 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考点10、石膏、知母:均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不同:石膏重在清解,又善治肺热咳喘、 胃火头痛、牙痛及口舌生疮;煅用收湿敛疮。知母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等。 考点11、芦根、天花粉:均清热生津止渴。不同:芦根作用较缓,外感热病早期;又善清 肺胃之热而兼透散;能清胃止呕、清肺利尿,兼祛痰排脓。天花粉生津之力较强,又兼能清 肺润燥,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考点12、夏枯草、决明子:善清肝火而明目。不同:夏枯草清泄力较强,降血压,为治肝 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决明子,清泄力弱,又能润肠通便,治热结肠燥便秘。 考点13、黄芩、黄连、黄柏: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不同:黄芩偏上焦及大肠,善清肺 与大肠之火,止血力强,还能安胎。黄连大苦大寒,药力最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 胃之火除中焦湿热.黄柏药力弱于黄连,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 考点14、生地黄、玄参:均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滋润肠燥。但生地长于滋阴凉血,治血 热妄行。玄参长于清降火热,又善解毒散结。 考点15、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功善清热解毒、凉血。但大青叶善凉血而消斑,温毒发 斑最宜。板蓝根善解毒散结利咽。青黛善凉血消斑,还能凉肝定惊。 考点16、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及阿米巴痢。 考点17、大黄、芒硝:均攻下通便泻热,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不 同:大黄大苦大寒,泻热攻积力强,又善治湿热积滞泻痢初起见里急后重者;芒硝则兼咸味, 长于润软坚硬燥屎。此外,大黄兼解毒,善清血分之热而止血及水火烫伤;清利湿热,治湿 热黄疸、淋证涩痛;活血逐瘀,治瘀血磐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芒硝外用可回乳。 考点18、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本类药部分药物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 慎用。 考点19、木瓜、伸筋草:归肝经而能祛湿、舒筋活络。不同:木瓜善益筋血、除湿而舒筋 活络,痹痛痉挛属湿盛或兼血虚津伤者用之,伸筋草善祛风除湿而舒筋活络,风湿俱盛者用 之。木瓜又能化湿和中,生津开胃;伸筋草又治跌打损伤。 考点20、五加皮、桑寄生:归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不同:五加皮性温,补肝 肾力较强,还能利水消肿;桑寄生性平,长于养血而补肝益肾,还能固冲任安胎。 考点21、苍术、厚朴:辛苦温燥,善燥湿,治湿阻中焦。不同:苍术兼健脾;厚朴兼行气。 其次苍术又能祛风湿而除痹,厚朴又能消积。苍术兼发表、明目;厚朴还能消痰行气而平喘。 考点22、茯苓、薏苡仁:均利水渗湿、健脾。其中,茯苓性平,药力较强,凡水湿停滞及 脾虚诸证无论寒热咸宜。薏苡仁则生用微寒,兼清热,凡水湿停滞轻证或兼热者宜用;炒用 寒性减而长于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多用。此外,茯苓又能宁心安神,治心脾两虚或水气凌 心之心悸、失眠;薏苡仁生用又能清热除痹、排脓,治湿热痹痛或湿痹拘挛、肺痈、肠痈。 考点23、茯苓、猪苓、泽泻:甘淡而善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泄泻等水湿 内停证。不同:茯苓、猪苓性平,无论寒热咸宜;泽泻性寒,水湿内停兼热者尤佳。此外, 茯苓又能健脾、安神;猪苓专攻渗利而力强;泽泻兼泄热,治相火妄动。 考点24、附子、肉桂:辛热纯阳,均善补火助阳,又善散寒止痛。不同:附子有毒力强, 善于回阳救逆,肉桂无毒力缓,长于引火归元、益阳消阴,又入血分,善温通经脉。 考点25、木香、香附、乌药:同为辛香通理三焦之品。均善行气止痛,治气滞诸痛常相须 为用。其中:木香温燥,又善行脾胃气滞,兼运脾;香附性平力缓,又善疏肝理气、调经止 痛;乌药性温,上入肺经、中入脾经、下入肾与膀胱经,能行气止痛,又能温肾散寒。 考点26、大蓟、小蓟:均辛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治血热妄行诸出血 证。不同:大蓟凉血止血力强,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小蓟则药力较弱,又能利尿,多 用于尿血、血淋。 考点27、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消癥、消肿、祛瘀生新。本类药主要适于 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瘀血内阻之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 痛、癥瘕、胸胁脘腹痛、跌打损伤肿痛、瘀血肿痛、关节痹痛、痈肿疮疡、瘀血阻滞经脉所 致的出血等。 考点28、延胡索、五灵脂:活血止痛。其中延胡索善行气,止痛作用优良。五灵脂生用专 于活血,止痛力较缓;炒用则化淤止血,解蛇虫毒。 考点29、怀牛膝、川牛膝:均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而牛膝多制用,又善补肝 肾、强筋骨;川牛膝多生用,又能通利关节。 考点30、半夏、天南星:辛温有毒,内服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生品外用均能 散结消肿。不同: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天南星主归肝经,善治顽痰并祛经络风痰。 半夏还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还能祛风止痉。 考点31、川贝母、浙贝母:均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然川贝母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 善治肺虚久咳、燥咳不已;浙贝母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多用于痰热及外感风热 咳嗽。 考点32、百部、紫菀、款冬花:均润肺止咳,无论暴咳、久咳皆可应用。而百部善治肺痨 及百日咳;又能杀虫灭虱。紫菀善化痰,并能下气;款冬花止咳力强,又能下气化痰,常与 紫菀相须为用。 考点33、朱砂、磁石:均性寒而镇心安神。不同:朱砂有毒长于清心重镇安神,尤善治心 火亢盛之神志不安;磁石无毒而擅长平肝重镇安神,以阴虚阳亢之神志不安为宜。朱砂还能 清热解毒;磁石又善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考点34、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镇惊安神。主要适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考点35、珍珠、珍珠母:均清肝明目。珍珠又善镇心安神,外用收敛生肌。珍珠母善平肝 潜阳;外用收湿敛疮。 考点36、苏合香、安息香:同为气香辛散之品,辟秽开窍,治闭证神昏。然苏合香性温, 唯治寒闭神昏,又善温散止痛,治胸腹冷痛。安息香性平,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能 行气活血。 考点37、黄芪、白术:补气利水,固表止汗。然黄芪补气力强,又善升阳;还善补肺益卫、 固表止汗,托疮生肌;通过补气还能生血、摄血、生津、行滞。白术具燥湿之功;又能健脾 安胎。 考点38、肉苁蓉、锁阳:均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肉苁蓉润肠通便力强,锁阳较弱。 考点39、菟丝子、沙苑子:善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其中菟丝子兼补肾阴,不 腻不燥;又善补脾止泻。沙苑子甘温不燥,固涩力较强。 考点40、当归、熟地黄:味甘而善补血。然当归性温不滋腻,又善活血调经止痛;并能润 肠燥。熟地黄性微温而滋腻,又善滋阴补精益髓,治肾阴不足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及精血亏 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 考点41、赤芍、白芍:赤芍清热行散,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止痛,血热或血瘀疼痛者宜之。 白芍补敛平肝,功能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善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阴虚盗汗、 表虚自汗、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及肝阳上亢之眩晕等证。 考点42、枸杞子、女贞子:同入肝肾,善补肝肾而明目。但枸杞子兼润肺;女贞子性凉而退 虚热。 考点43、桑螵蛸、海螵蛸:均咸归肝肾经,固精止带。其中桑螵蛸药用昆虫卵鞘,补敛并 举;又能补肾助阳。海螵蛸为乌贼的内壳,微温,专收涩而力强,无补力;又能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外用还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及溃疡多脓。 考点44、瓜蒂功效:内服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考点45、雄黄功效: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用量:内服0.05-0.1g,入丸散。 煅后生成三氧化二砷而使其毒性剧增,故入药忌火煅。 考点46、轻粉功效: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考点47、斑蝥功效: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癥。用量:内服0.03-0.06g。 考点48、鹿茸药理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 强免疫功能、抗疲劳、延缓衰老等作用。 考点49、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力强,温中散寒效佳,治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效佳。 考点50、全蝎有毒,内服研末吞服,成人每次用量为0.6-1g。 爆品推荐 1件包邮!满元返元! 扫码 长按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7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级干货味常用中药的靶向作用
- 下一篇文章: 竹林深处探宝只为了那一棵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