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大历史明朝篇
吃货大历史 明代酒宴少不了酒令。从《安雅堂酒令》、《觞政》、《醉乡律令》、《文字饮》、《嘉宾心令》、《狂夫酒语》、《酒家佣》、《曲部觥述》、《小酒令》等各种酒令书籍的记载看,明代酒令繁多,行令方式复杂。在《觞政》中,袁宏道分十六个部分,详尽的介绍了当时行酒、劝酒、斗酒、祭酒圣等内容,堪称酒令百科全书。 喝酒图个高兴,行酒令也是这个目的。不过当时常熟地区就搞的有点过了。常熟人喝酒十分严苛,监酒相当严格。如果杯子里剩一滴酒就要罚酒一杯。剩几滴酒就要罚几杯。酒令答错了,要罚;别人喝酒不遵守规矩旁人不检举也要罚;被罚酒还要辩解,更要罚。哪怕被罚酒十杯也不许耍赖,都要喝下去。有时候酒监故意整人,明明人家没有犯规,酒监也会借故找茬罚人喝酒。这样喝酒简直就是受罪。 毗邻常熟的吴江就要宽松许多。《吴江县志》记载当时民间喝酒多以干、格、起、住为酒令。说干,就要全喝完一滴不剩;说格就悉听自便,想喝多少自己定;说起就是坐着喝酒不许起身;说住就要一口气喝完中途不能停。只有违反了这些规矩才罚酒。 一般喝酒的时候,主人先要离席到场地中间自饮一杯以敬来宾,席长给主人敬菜,主人向四周作揖之后才归席位。在场众人推选能喝酒的一到两人为酒监,凡是语言喧哗、礼容失错的都要罚酒。酒监自己犯规了,客人可以检举罚酒监喝酒。如果客人真有不能喝的,可以跟席长说,由席长确定是否少喝一点。这样喝酒比起常熟人拼命灌酒要文明多了。所以吴江酒令也是名声在外,风头好过常熟。 明代行酒令有八大类,如律令、文字令、口语令、筹令、博令、占卜令、歌舞令等等。明代人劝人喝酒不说“干杯”,而是说“千岁”。一般百姓喝酒行令方法多样,掷骰、猜枚、投壶、抹牌样样都来。所以《金瓶梅》里面沈姨夫说西门庆要请别人上席“还行个令儿,或掷骰,或猜枚,或看牌,不拘诗词歌赋、顶真续麻、急口令”只有行令说不过来的才罚酒。 掷骰子行的是“骰盘令”,撒出点数以后,行令的人要对着点子说骨牌名一句,说不出来就要罚酒。接着的人就要唱曲子或者说笑话,两样都不会也会被罚一大杯。《金瓶梅》里面应伯爵起的令是“张生醉倒在西厢,吃了多少酒,一大壶,两小壶”。撒了骰子果然就是这个点数,所以他下家谢希大就要唱曲,谢希大能唱曲因而罚了应伯爵喝酒。《金瓶梅》里面投壶、耍牌、猜枚这些酒令都有描写,所以读一读还是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市井生活的。 文人们则喜欢玩文字游戏。所以常以“四声令”、“顶针续麻”、“急口令”、“拆白道字”为令。所谓“四声令”就是以四声为韵,对者要押韵而对,韵押错了罚酒一杯,字数不对要罚酒四杯。“顶针续麻”是文字接龙,下句头一字为上句尾一字。“急口令”也就是绕口令。“拆白道字”就是把字拆开做酒令,也是很有趣味的游戏。 冯梦龙曾经以《四书》句子配药名为令,堪称一绝。“三宿而出画”对王不留行,“管仲不死”对独活,“曾哲死”对苦曾,“天之高也”对空清,“吾党之小子狂简”对当归,“出三日”对肉从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天南星,“七八月之间早”对半夏,“小人之德风”对随风子,“舟车所至”对木通,“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对苟子,“孩提之童”对乳香,“兴灭国,继绝世”对续断,“若绝江河”对泽泄,“亡之命矣夫”对没药,“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对车前子,“有寒疾”对防风,“涅而不淄”对人中白,“胸中正”对决明子,“桃之夭夭”对红花,“邦无道可卷而怀之”对蝉蜕,“夫人动而好学”对远志。把酒令玩到这个地步也是没有朋友了,都这么玩谁特么还玩的下去。 挖坟党爱历史=爱自己,为爱奉献点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5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味中药功效与主治汇总表格版下
- 下一篇文章: 曾一斤30元遭哄抢,如今收购一斤2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