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灸疗师表示,癫痫,古称“癫疾”、“痫证”,俗称“羊痫风”。本病的临床症状,有轻重的不同。大发作时的特征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如猪、羊等叫声,醒后疲乏无力、饮食起居一如常人,时发时止,发无定时,小发作则表现为瞬间的神志模糊,可出现目睛直视,一时性失神,或口角牵动,吮嘴等动作。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

  对于痫病的分类,古有五痫之别,又有风痫、惊痫、食痫之分。根据病情的属阴属阳有阴痫、阳痫之称;从表现的症状上,更有五脏痫、羊痫风等之别。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灸疗师表示,本证的形成,病因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

  先天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胎气受损,由于婴儿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或过分劳累体虚,导致婴儿禀赋不足;二是父母禀赋虚弱或父母患癫痫导致小儿精气不足。如《慎斋遗书·羊痫风》说,“羊痫风,系先天之元阴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

  后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多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失调,或卒受惊恐等引起心肝脾肾的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等病机变化。

  1.饮食不节:《医学入门·痫》:“益伤饮食,积为痰火,上迷心窍”,故饮食失节,或过食醇酒肥甘,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聚湿生痰。若因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随气升,或因郁火内生,痰随火升,上塞诸窍,蒙蔽心神而发痫疾。

  2.七情失调:如《古今医鉴?五痫》:“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气郁结”。《杂病源流犀烛·肾》:“诸痫……如晨朝发者,病在足厥阴肝”。因肝气郁结,久则必化火生风,火熬津液成痰,风借火势,痰随火升,上蒙诸窍,阻蔽心神而致癫疾发作。

  3.卒受惊恐:《寿世保元·痫症》:“痫证者……必因惊恐而致疾。”大凡卒受惊恐,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发为痫证。《内经》首先指出癫疾为“得知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

  

  1.风痰闭阻

  (1)症状表现:发作前一般可见头晕头痛,胸闷不舒,肢体无力,继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有的高声尖叫、有的小便失禁等。数分钟后逐渐清醒,除疲乏头昏外,起居饮食如常。舌质正常,苔白腻,脉弦滑。

  (2)灸疗原则:平肝熄风,豁痰定痫。以取督脉、任脉、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和心肝背俞穴为主。

  (3)灸疗处方:肝俞、心俞、大椎、巨阙、百会、丰隆、太冲。

  (4)随症加穴:①神昏抽搐者,加人中、涌泉、间使;②发作后头昏头痛者,加风池、印堂;③白昼发作者,加申脉,夜间发作者,加照海。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30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6)方义说明:肝俞、心俞平熄肝风,镇心宁神;大椎乃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上通巅顶,统摄诸阳,既能通阳解表,又能清脑宁神;巨阙是心之募穴,宁神调气;百会亦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开窍宁神;太冲是平肝熄风的要穴;丰隆祛痰降逆;加人中、涌泉以助开窍醒脑,宁神熄风;间使既可宁心安神,又可豁胸中之痰;白天发作者病在阳跷,加取申脉以解阳跷脉急;夜间发作者病在阴跷,加取照海,以解阴跷脉急;加风池可调和经络气机,缓减头痛头晕。如此数穴协用,共奏平肝熄风,豁痰定痫之效。

  2.痰火闭窍

  (1)症状表现:每因郁怒而诱发癫痫,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发出猪羊叫声。苏醒后仍烦躁,平时有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头昏头痛,面颊潮红,口苦痰粘,手脚心热,便闭尿黄。唇赤舌红,脉弦数。

  (2)灸疗原则:清肝泻火,化痰开窍。以取督脉、任脉、手阳明、足厥阴经穴和心肝背俞穴为主。

  (3)灸疗处方:肝俞、心俞、大椎、巨阙、百会、曲池、行间。

  (4)随症加穴:①烦躁失眠者,加神门;②头昏头痛者,加风池;③急性发作时,加人中、涌泉、少商。

  (5)灸疗方法:

  ①艾炷瘢痕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大。每20~30天灸治1次。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③灯火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燋,根据病情10天灼灸1次。

  (6)方义说明:肝俞、心俞以泄心肝之火;巨阙清心宁神;大椎、百会均有清脑宁神、平肝熄风作用;曲池祛风清热,活血适络;行间泄肝火,疏肝气;加手少阴经之“原”穴神门清心宁神;加风池调和少阳经气而定痛;加涌泉、百会、少商,可醒脑定惊。如此诸穴协用,相辅相成,癫痫痼疾,可获痊愈。

  3.肝肾阴虚

  (1)症状表现:癫痫频发后,头晕目眩,神志恍惚,面色晦暗,两目干涩,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燥或秘结,耳轮焦枯无泽,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弦数。

  (2)灸疗原则: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3)灸疗处方: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神门、三阴交。

  (4)随症加穴:①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者,加风池;②心悸怔仲者,加内关;③痫发频作、腰酸膝软者,加腰奇。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②苯妥英钠敷灸:取苯妥英钠0.25g,丹参粉、月石各1g,冰片适量,上药共研细末,混匀密贮备用。敷灸时取药粉适量,纳入脐窝(神阙),使与脐平,上贴胶布固定。7天换药1次。

  ③阳遂锭灸:取艾g,硫磺g,元湖石9g(研极细末),西黄0.9g,珠粉0.9g,麝香6g。先将艾放在铜质锅中,加清水二斤,于白炭炉中煮至成艾汁g(去艾),然后拌入硫磺和元湖石,此时应减弱火力(但不可过大与过小,火力过大则全部烧毁,过小则凝成块状),在适当火力下,使诸药逐渐凝结,离火。再将药块仍置于铜锅中,以白炭火徐徐熔化,入西黄、珠粉、麝香,用竹片将药物拌匀之,将拌匀的溶液,倒置于瓷盘中,使凝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瓷瓶收藏备用。灸治时,取薄纸一块剪成圆形如2分硬币大,置于穴位上,再将麦粒大灸药1块,置圆形薄纸中央点燃施灸,至药燃尽为1壮,灸后局部即起一小水泡,敷料包扎即可。一般每次施灸1壮。

  (6)方义说明:肝俞、肾俞以益肝肾;太溪是足少阴经输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均能调补肝脾肾以扶其本;太冲疏泄肝气;神门安神宁心;加风池安脑定痛,聪耳明目;加内关宁心定悸。诸穴合用,各奏其效,病可获愈。

  4.脾肾气虚

  (1)症状表现:发病年久,屡发不止,癫痫发作后,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心悸,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智力迟钝,腰酸肢软,四肢不温,睡眠不宁,大便稀溏,口淡多涎。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2)灸疗原则:补益脾肾,益气化痰。以取任脉、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和脾肾背俞穴为主。

  (3)灸疗处方: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关。

  (4)随症加穴:①少气乏力者加神阙、气海、关元;②头昏心悸者加百会、通里。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定痫糊灸:取马钱子(制)、僵蚕、胆南星、明矾各等分,上药混合研为细末,再以青艾叶、鲜姜适量和诸药即成定痫糊,备用。治疗时取定痫糊5~10g,分别置于神阙和会阴穴,上置艾炷施灸。根据患者年龄,一岁灸1壮,每日灸治1次。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穴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6)方义说明:脾俞、肾俞可增强脾肾功能;中脘、足三里可健胃运脾,扶正祛邪;丰隆化痰泄浊,宁神定志;内关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加神阙、气海、关元,补益中气,温补下元;加百会、通里,益气养血,宁心定悸。如此诸穴合用,相辅相成,病自痊愈。

国家人社部CETTIC灸疗师职业培训全国独家课程发展中心

灸疗师职业培训、考证开课公告

培训时间:年每月1日-15日(共计15天,全日制教学)

培训费用:元(颁发高级灸疗师证书)

费用包括:

1、人社部官方指定《CETTIC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2、考试费、试卷费(CETTIC全国统考A或D卷);

3、《CETTIC灸疗师(高级)职业培训证》证书

4、照相费、复印费、证书快递费;

5、实操费、实操艾条费(灸道堂高端雷火艾条);

6、教学用具费、课堂笔记本、记事笔、培训费;

7、大医堂学员荣誉证书费、结业证书费;

8、第三届国际灸法大会VIP会员费。

报名、

报名(QQ)

CETTIC灸疗师职业培训唯一指定教学机构

一地学习,全国四大城市免费复训

一次缴费,全年不限次数循环听课

直通国际灸法大会VIP现场(价值元)

优先申报世界中联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委员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新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