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

NAME

概述

其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px,宽约50px。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有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功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图片

入药部位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相关配伍

1、与薄荷、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可用于风热火毒上攻之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2、与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可用于风湿浸淫肌肤血脉,皮肤瘙痒等症。

3、与菊花、白蒺藜、决明子、车前子等同用,可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4、与天麻、僵蚕、全蝎、天南星等同用,可用于破伤风证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单味研末冲服。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生理特性

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px,宽约50px。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有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

产地

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安徽等地。以山东产量较大。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

2、《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3、《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

蝉蜕的故事

蝉,俗称“知了”,属昆虫纲蝉科。传说古时候,一名叫单的猎户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新婚不久,单的妻子被一个叫堂的纨绔子弟看中。堂常常施一些小恩小惠接近单,单妻看出了堂的不良用心,就提醒单疏远堂,可单不听妻的规劝,反视堂为知己。初夏的一天,堂设骗局邀单进山狩猎,并谎称在山里聚会。单出门后,堂闯进单家对单妻强行非礼,单狩猎归来,妻子哭诉了经过,单不但不信,还怪妻子撒谎,动手打了妻子。单妻深感委屈,自缢于一棵树上。此时,单如梦初醒,悔恨交加。深夜,他潜入堂家,逼堂说出真相后将堂杀死。之后他跑到妻子自尽的树前,抱住树狂叫三声“知道了”便吐血而亡。单死后变成了蝉,栖在枝头,终日向妻鸣叫:“知了!知了!”以示忏悔。单妻被单的真情所感动,也变成了蝉,终日陪伴着丈夫,只是不会鸣叫。

关于“蝉”,不仅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还是药食兼优的佳品。它幼虫时期深藏土中,吸取树根液汁,脱壳成虫后,栖于嫩枝上,摄取树枝中的养分。无论幼虫、成虫,均可食用,其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菜肴形式入席,也可加工成蜜饯、调味品和饮品,或磨成粉末掺在面粉中做成各种食品。在我国淮北一带,人们爱吃蝉,农贸市场上也卖蝉。那些爱喝酒的人买去,在盐水里泡上半天,再捞出来放入油锅里煎黄,便成了下酒的美食。布朗族人也喜欢食蝉,每当夏日黄昏,常常成群结伙上山找那些白天飞累了被露水浸湿了翅膀的蝉,带回家后用沸水略烫,去其翅膀,放入小笼屉内蒸熟、捣碎,做成美味的蝉酱。

《本草纲目》中说:幼蝉杀病虫,去腹热。治皮肤粗糙、瘙痒、眼目发赤等。幼蝉富含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其中氨基酸含量居所有动植物食品之冠,幼蝉所含的大量硒元素是消除人体内自由基的最好的清洁剂,可以抗衰老及清除色素,对皮肤癌也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2%,是构成和修补组织的重要养料,这种养料缺乏时,皮肤粗糙,皮下脂肪减少,易受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毛发干枯。

蝉羽化时所蜕掉的外壳称蝉蜕,蝉不仅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美食,还是珍贵的健身美容药材。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又快又好的偏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