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安国安国历史上的药材加工加工
< 原创《安国县志》方志安国 加工技艺 自明初兴起的安国药材加工业,经过数百年生产实践,从选料、配方到工艺流程等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有许多独到之处。经过加工的药材形、色、味、性明显变化,药效显著,精湛的加工技术赢得“药不经祁州没药味”的美誉。 安国的中药材加工,主要包括药材的产后加工、切制、炮制、成药制造。 炮制加工 药材的炮制加工也是安国最具传统特色的工艺。在药材炮制上,安国历来最讲究药物疗效,药材要求地道,炮制要求得法。药工把炮制药材的质量同治病救人紧密相连。药材炮制作坊都贴有“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法效雷公、术遵岐伯”的警语,以自我监督,这种习惯代代流传。安国的炮制加工主要遵从水、火和水火共制法,有炒、煨、焙、煅、蒸、煮和法制等之分。其功用各不相同,有的可使药性改变,有的可使质地软脆,有的可减低毒性。如炒制,有单料单炒和加辅料合炒。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炭法;辅料合炒有土炒、麦麸炒、砂炒、盐炒、姜炒、蛤粉炒、滑石炒、酒炒、醋炒等法。安国药工根据多年积累经验,将中药炮制理论编成歌诀,代代相传,“酒制升提而散寒,姜制和中而去痰,醋制入肝易收敛,盐制走肾而软坚,麸炒健脾咨鼓气,土炒守中助脾官,米泔水制去燥性,蜜制甘缓补益元,砂烫炮鼓打松脆,滑石烫制吸油干”。对炒制的程度有“炒黑入血炭止血,炒焦消化开胃宽,清炒数粒爆香味,炒炭存性最关健”。安国制药以做工精细,应用辅料一丝不苟而闻名。制作的槟榔,不但切制美观,且炮制过程颇为讲究。有炒槟榔、焦槟榔、蜜槟榔、槟榔炭之法。炒槟榔,用文火炒至微黄;焦槟榔炒至焦黄;蜜槟榔置热锅内加炼蜜、沸水,用武火炒至焦黄;槟榔炭,用武火炒至内呈黑褐色,及时喷淋清水而得,清炒、炒焦增强消导作用,蜜制以增药力,制炭可治血痢。蜜制甘草、黄芪,炒制杜仲、薏米、柴胡等均有其独到之处。过去炮制“九转胆南星”工艺繁杂,需炮制很久方能入药。年,安国中药开发药材加工厂研制出胆南星加工新工艺,大大缩短炮制时间,并经省药检所鉴定,符合国家药典规定标准,年荣获“振兴河北经济”奖。 END 征集“安国药膳”资料 药膳是药材与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以药食同源、医食同功为原理,融药食两用的中药、常用食物为一体的综合性食疗学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称为中华药膳。 安国药膳是中华药膳大家族中显要的一员,无论是口口相传,还是文字记载,安国药膳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保存安国药膳历史资料,宣传安国药膳,安国市地方志办公室计划编纂《安国药膳志》。现征集有安国特色的药膳配方、制作方法,制作药膳的特殊工具,食用药膳的特殊餐具,与安国药膳有关的新老照片,安国药膳书籍、文章,安国药膳传说、安国药膳故事,安国药膳文化艺术作品,安国药膳传承人、制作人事迹,安国药膳研究、制作者传记、简介等。民间药膳、餐馆药膳、预包装药膳(药膳预制菜)均可。 (联系—,) 原标题:《安国历史上的药材加工——加工技艺(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14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煎中药前要清洗错会降低药效青瞳视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