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后皮下肿块,你的诊断是
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儿童皮下包块,常见的就是表皮样囊肿。近日,来自韩国的李俊英医生等人在AnnDermatol刊文,报道了一例儿童无症状皮下结节病例,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最终证实竟为淋巴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李医生对此病例如何进行处置和分析。病例介绍患儿男,12岁,右耳后皮下肿块,肤色,3cm×3cm,无症状(见图1A)。患儿既往体健。图1病例图像:(A)皮下肿块;(B)皮下无定形物质;(C)组织病理示淋巴结结构消失(HE,×);(D)组织病理示细胞形态不典型(HE,×);免疫组化:非典型淋巴细胞表达CD10(×)(E)和bcl-6(F)(×),bcl-2表达阴性(G)(×);(H)Ki-67染色示增殖指数80%~90%(×)皮损行穿刺活检,发现皮下无定形物质(见图1B)。为了准确诊断,随后对肿块完全切除。切除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切除的肿块为淋巴样组织,淋巴结结构消失,病变分布均匀,间有少许淋巴样组织(见图1C)。浸润细胞由形态相对单一的非典型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核多形,核仁突出(见图1D)。免疫组化示非典型淋巴样细胞表达CD20、CD10(图1E)和bcl-6(图1F),而CD3和bcl-2(图1G)表达阴性。Ki-67染色示增殖指数在80%~90%(图1H)。最后诊断为儿童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follicularlymphoma,PFL),切缘未受累。病例学习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FL)是儿科极为罕见的疾病,而儿童滤泡性淋巴瘤目前被认为是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变型,其特征是局限性病变表现和病程长期良性。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25岁之间,发病中位年龄为15~18岁。此病最常累及头颈部淋巴结。大多数为头颈部(即颈部、颏下、颌下、耳后和腮腺周围)淋巴结肿大,极少发生于腹股沟淋巴结。几乎所有患者都是孤立性周围淋巴结肿大,不累及主动脉旁或肠系膜淋巴结。在细胞学上,病变看起来高度恶性,增殖率通常较高,但预后好。许多患者切除病变淋巴结后获得持续完全缓解。本例患者CD3(?)、CD20(+),此外CD10(+)、bcl-6(+)和bcl-2(?),这足以诊断为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曾有学者分析了既往报道的例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病例。结果显示多数发生在头部淋巴结。治疗上,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化疗,大多完全缓解(90.1%)。到目前为止,虽然此病治疗方案还不太能确定,但R-CHOP似乎安全、有效。在本例中,病变很可能已经完全切除,因此不必选择R-CHOP化疗。作者指出,患儿在切除后随访6月未见复发。本例是韩国报道的首例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也警示我们临床医生,遇到儿童淋巴结异常肿大时,需要考虑到淋巴瘤。 参考文献: Lee,HyunJietal.“PediatricFollicularLymphoma:ARareVariant.”Annalsofdermatologyvol.30,4():-.doi:10./ad..30.4.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编辑|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xiangfeiteng 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dx/11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1个癌细胞,长成肺癌肿块大概要几年
- 下一篇文章: 切掉的肿块,里面竟然藏着蜱虫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