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九岭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兰科植物
为进一步掌握九岭山保护区野外兰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9月19日到24日,九岭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同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钟教授、李教授一行组成联合调查组赴璪都、大杞山保护管理站开展阶段性野生兰科植物调查工作。 调查进行时 本次野外调查共记录15种野生兰科植物,其中包含3种保护区新记录种:寒兰、小舌唇兰、瘤唇卷瓣兰。据统计,九岭山保护区已经查明的野生兰科植物共计46种。新物种的发现,进一步补充了保护区兰科植物种类名录,为下一步开展兰科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摸清家底任重道远,各保护管理站还将持续不断开展常态化兰科植物调查与监测,我们期待有更多新的发现。 小舌唇兰瘤唇卷瓣兰新纪录物种寒兰 本次野外调查不仅对兰科植物,同时也对保护区林下分布的天南星、山牛蒡、腊莲绣球等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进一步完善了自然保护区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信息。 科普时刻 1 [保护兰科植物的意义和价值] 兰花因其具有高洁、脱俗、质朴、坚韧的特性,古往今来人们乐于寄情于兰,以物明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更是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同时在植物学界,兰花号称“最进化的植物”,有“达尔文花”之称。 兰科植物在生物进化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起源于1.25亿年前的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在整个漫长的历史中,它们凭借与时俱进的生存策略,躲过了所有的灭绝事件,在世界各地至今繁衍不息,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尤为重要的启示意义。然而兰科植物却世界性极度濒危物种,其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作为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兰科植物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在公约规定所有应保护植物中,兰科植物比重高达90%以上,主要原因如下: 1.稀有性。兰科植物的种子需要合适的并且特殊的共生真菌来帮助萌发,而共生真菌对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使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受到限制,变得十分稀有。 2.兰科植物极具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以致遭人类过度采挖,资源濒于灭绝。 3.兰科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兰科植物与昆虫、真菌以及其他植物关系密切。树木、兰科植物、昆虫、真菌和其他植物及微生物形成了热带雨林的完整生物链。如果兰科植物资源灭绝,这一生物链环节会断裂,相互依存的其他物种就会消亡,引起连锁反应。 4.兰科植物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都能扰乱这种微妙的关系。 5.兰科植物是最进化的物种之一,在物种进化和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为此,九岭山保护区呼吁大家一起坚决拒绝购买并踊跃举报乱采滥挖的野生兰花行为,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好这一神奇的植物精灵,让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摇曳绽放,尽情生长。 文:涂磊、刘光选、汤勇 图:上海辰山植物园钟鑫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6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麦粒肿是怎么引起的如何缓解麦粒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