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很多双相患者家属和我反馈:自己带孩子治病没少花钱,拿了一大堆西药,效果差副作用大,但喝了没几天中药,躁狂和抑郁的情况就缓解了很多。

想让讲一讲中医治这个病的思路,让心里更踏实一点。

就像文章标题所说“双相情感障碍,就是丢了心神”,可以简单的将双相理解为一种“心神失守”的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心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总称.当“心神”失守时,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都会出现异常。

分享一则双相情感障碍医案:

男孩,18岁,确诊双相半年,在发病前有很长一段抑郁期。

患者在重点高中上学,学习压力很大,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和失眠的状态,一直依赖抗精神药物缓解。高考失利后,患者的情绪急转直下,进入了躁狂阶段。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有时会有想打人的冲动。

刻诊:舌红苔黄,这是典型的热象。脉弦数,这是肝气郁结,心火亢盛的表现。

辨证:心肝火旺、心神失守

治则:疏肝清热,安神定志

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开了一个我研究40多年的躁狂方:躁狂方+石菖蒲、胆南星、知母、石膏等十几味中药。

患者服用一个月中药后,情况逐渐好转。躁狂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摔东西。睡眠质量也得到提升,精神状态逐渐稳定。

通过坚持中药调理,患者的情况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自述心神稳定很多,不再象以前那样焦虑不安、情绪失控了,也准备摆正心态再参加一次高考。叮嘱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适当放宽目标。医助随访至高考结束,患者成功考入理想大学,未见复发。

为什么讲双相情感障碍,就是丢了“心神”呢?

孩子在长期的压力下,心理负担大,很容易陷入苦闷自责中。这种情绪状态长期存在,会对肝胆之气的升发产生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肝胆之气郁结。

长此以往,体内津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浊,痰浊在体内长期郁结,最终会化热,形成痰热体质。

那要怎么来解决问题呢?思路呢?

第一步,化解体内的痰浊;第二步,清除体内的热邪;第三部,调理肝脏气机。

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打开肝胆之气,化解痰浊,驱散郁热,从而使心窍不受痰热的困扰,恢复心神。这样,患者就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了。

#双相情感障碍#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1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