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湖古淮安里,最后的小家碧玉
据说,勺湖因湖状似勺而得名。 一说是王母娘娘途经古城,见风光旖旎停下欣赏时,不慎将手帕遗落在地,便成了勺湖;二说是建筑淮安古城时,就地取土而成勺湖;三说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如今,这位小家碧玉就在淮安古城西北角的勺湖园中,静待四季变迁。 位于淮安区城区西北角的勺湖公园,有两处大门。相较而言,南门偏幽静,上书:文通塔苑!东门偏热闹,上书:勺湖园。南门前的一对石狮,如同一对嬉戏的小狮,憨态可拘,黄墙黛瓦,古风浓郁。 清晨的东门,卖花草的溜鸟的溜狗的闲逛的云集于此,热闹非凡。午后,没了动物的喧哗,没了花草的衬托,公园沉浸在一片静寂中。门前无人,一脚跨进,迎门是一面灰黑色的墙,上面是公园的布局图。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一览无余。 绕墙从南进入。一个两旁有小径,中间有台阶的樱州岛呈现眼前。从中间拾级而上,有樱州亭于上,是景,也是标志。两边环水,拾级而下,便可三路合一。中间路视线好,却不能曲径通幽。弃台阶而下,走南径。果然,林深鸟幽,园静人稀。林中有凳,凳上有话: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司马光;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若是冬天,还能遇上几株凌霜的腊梅,暗香盈袖。 从樱州岛往西,伸入湖中的是长长的曲径,不远有五孔桥,上有亭:烟波亭!飞檐翘角,造型别致。一看到烟波亭,就想到了风波亭,想到了岳飞,一字之差,相隔着历史的万重山,却在这儿对接。精忠报国的岳飞,没有死在南征北战的战场,却被奸人所害,让风波亭成为一个节点,闪烁在人们的心中。公园中的烟波亭没有这些历史可述,作为一个景点横垮于湖面,荡漾于水波。但要是能让人们想起风波亭,荡起一股正气凛然来,就无言胜有声了! 出烟波亭,过桃型园门,抬首便可见一古色古香的建筑,上书碑园!公园的碑园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点,建立于年,园林式建筑,占地多平方米,园内收集唐宋以来的寺庙、文赋、墓志等碑文80余块。其中一合(两块)唐碑,四块清朝御碑为园内罕见。山阳县知县何际可立石、定阳会馆、荫中州、孚佑帝君朝、吕祖留题紫霄宫壁诗、光绪贰年贰月的告示等字样一一出现在碑中,一辈子勤勉的刘谦吉,得康熙亲笔所书《雪作须眉》,传颂着一段佳话。这些苍劲的字迹,诉说着淮安古城的历史文化,是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再现。 碑园往南,过清趣、神怡两道雅致的园门,文通塔便矗立在眼前。塔建于唐朝中宗时期,距今已一千多年,它原名尊胜塔,在崇祯二年重修,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塔的建筑具有佛教传统特色,砖瓦结构,无梁无柱,高13.5米,七层八角,黄身青檐;塔底层供奉四尊释迦牟尼塑像;顶层有观音端坐莲台,是古城唯一的千年古塔。塔周围树木苍翠,后有假山,湖中塔影是勺湖中美丽的一景! 碑园往北,是一横跨清波的拱桥:蜈蚣桥,石舫,大悲阁,龙墙,存半包之势,散在北桥头。过桥,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龙墙,这巨龙昂首于墙头之上,头西尾北,起伏的身体,便形成了龙墙,里面形成巷弄,人可穿行而过。中国人爱龙,而龙是皇家的象征,在淮安的勺湖公园中有这样一面龙墙,确是不同凡响。出龙墙,过曲桥,人随桥行,沿级而上,看到了坐落在花香深处的金代铜钟。原系法器,后悬于北门城楼作报警用,如今移进园内作为了一处风景,凭添公园的古意。晨钟暮鼓,更添几分清韵。 勺湖草堂,是公园中又一处人文景点,原为清雍正年间湖南提督学政阮学诰的课士书塾敬义斋。可惜已不复当年兴盛,朗朗书声犹在耳,旧迹却难寻。 沿着湖,越草堂,过流云峰,踏万寿桥,便至东门。东门直入,视野开阔。园中风景优美,匠心独具。湖边的石头上林中的凳上镶嵌诸多名言警句,隐于景中。赏心悦目之际,更多几分浩然正气。 游园虽小,但秀藏其中,使人意犹未尽。 如果你来淮安,也可乘兴而来、一睹芳容。她没有令人惊叹的美貌,也没有声名在外的光鲜;有的只是一船清梦、一缕星荷、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本真面目。 弱水三千,一勺千古。 所谓清水、所谓芙蓉。 在你的心里,在我的梦中。 苏小游的TIPS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8:00-18:00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10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酸枣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