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试试这几味药
导读 吴茱萸引火,栀子清火,南星化痰,大黄通腑泻热、釜底抽薪,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涌泉穴外敷治口疮作者/关松口疮又称“口疡”,是指口舌浅表溃烂的一种病证。亦包括鹅口疮、疱疹性口疮、溃疡性口疮,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发病较多。临床多见小儿哭闹不安,不愿进食,并常伴有流口水,轻者即单纯应用涌泉穴外敷,重者涌泉穴敷药的同时可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经10余年观察,对于轻症者,单用此法一两次即愈,重者配合其他治疗,不仅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流口水的症状改善亦相当明显。 具体用法:取吴茱萸10克,生栀子5克,胆南星5克,生大黄8克。 将四味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细末约3克,与上等陈醋和匀(亦可加入渗透剂氮酮,每次约0.5毫升,以促进药物透入),捏成1角硬币大小,放置双侧涌泉穴处,用纱布外敷,再用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经临床运用,对于小儿支气管或肺炎后痰鸣难消者,单用此法亦能较快消除痰鸣。 范某,男,1岁。3天前患疱疹性咽峡炎,在当地输液治疗2天高热退。现仍可见口腔内有多处疱疹,疱疹周围发红,拒食哭闹,口流清涎。家长不愿再进行输液治疗。征求家长同意后,采用单独涌泉穴外敷法,次日再诊,口腔疱疹缩小,创面渐愈,再按法敷药2次即愈。 又如治笔者之子,因当地流行小儿手足口病而不慎传染,口腔内可见疱疹10余处,手足亦隐约可见斑疹,发热拒食,口涎不断,除采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及口服超微免煎中药外,同时采用涌泉穴外敷疗法。当晚用药,次日口涎即明显减少。综合用药4天,口腔疱疹消失而愈。 来源:中医书友会 往期热文推荐假如我不曾了解过乡村医生 据说,这是年村医最怕的事 疫情下的思考:诊所要做好三大改变 去村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少,村医只能干公卫吗? 阿奇霉素的致命“混搭”(附阿奇霉素不宜与这22种药物联用) 村医,你真的需要“下岗”了 氯喹、连花清瘟、喜炎平…这些基层常用药为何会被推荐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红杏e生∣属于基层医生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6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普天同庆广东汕尾疑似区划调整汕尾市可能
- 下一篇文章: 桂枝汤加减治万病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