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天然分子设计黄芩苷降脂效应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了当代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肥胖症的主要表现为脂质过剩,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乃至呼吸系统疾病。线粒体的脂肪酸β-氧化(fattyacidβ-oxidation,FAO)是脂质消耗的主要途径,其关键步骤是将脂肪酸辅酶A转移到线粒体内,并生成乙酰辅酶A。在这个过程中,carnitinepalmitoyltransferase(CPT)系统,特别是CPT1蛋白,是FAO的限速酶。因此,提高CPT1A的活性是促进脂肪酸代谢的关键。 研究表明,许多具有降脂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CPT1的转录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这些天然产物是否能直接激动CPT1的活性仍不清楚。黄芩是唇形科植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粗提物具有很强的降脂作用。该植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可显著减少饮食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基于此,北京大学王初课题组以黄芩苷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明确了黄芩苷降脂的主要作用靶点CPT1A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研究者对黄芩苷的体外降脂活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芩苷在12.5μM时即可发挥降脂作用,且其细胞毒性相对较低,证实了之前文献报道的结果。由于黄芩苷的结构中不存在明显的“共价基团”,为进一步探究黄芩苷可能的作用靶标,研究人员首先对黄芩苷的结构改造,成功地向其引入了一个光交联基团生物正交基团,构建了探针分子BP及其对照分子CP。随后,研究人员采用SILAC-ABPP的方法,测定了BP探针与黄芩苷竞争性结合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由于光交联探针的引入可能会产生较多的非特异性结合,研究人员还设置了不同处理条件的三个对照组(BPcontrol、UVcontrol和CPcontrol)。通过对三个对照组和竞争性实验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6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整理山东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