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mvdtj.com/m/

《半壁江山》

这个雨林缸作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节点

IVLC大缸组第三名

也是对这两年努力的一种认可

所以当读到评论中

“看这是朕给你打下的半壁江山”

我会心地笑了

缘起

我是一名北京的雨林缸爱好者

年3月第一次接触雨林缸

刚开始是觉得减压

与自然的相处可以让我心无旁骛

放空自己

虽然没有师傅

但凭着一腔热爱在雨林缸市场和交流群中混迹

一名小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一直让自己不停地开缸

因为我喜欢造景

喜欢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商

缸越做越多

就走到了一个半玩半商的状态

算不上主业,比较佛系

我开过的缸大小都算上共有70多个

对造景的理解也随着动手的过程有了不同的感悟

就拿植物的选择来说

和很多刚入坑的玩家一样

我也经历过买买疯狂烧植物的阶段

但现在的我只会说

和景观最匹配的植物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热爱,我不停动手,反复思考

也因为热爱

在IVLC这个专业雨林景观比赛举办伊始

我们就注定会结下不解之缘

《迷雾森林》(下图)

是我年参加第一届比赛的作品

在制作《迷雾森林》时

我意识到了骨架的重要性

这个缸当时取得了商业组第十名的成绩

回头来看

若把积水换成小些的品种

食虫植物和空凤换成一些附生植物

还是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迷雾森林》和我的另一个

同期的作品《静谧之地》

(下图,在年IVLC商业组中作为展示)

也在年AGA比赛中

也拿到了2、3名的成绩

我每次开缸都希望

能对自己造景能力有一些提升

意识到骨架的重要性后

我为了突出骨架的感觉

开始尝试背景留白的做法

参加年第二届IVLC的

《丛心之路》就是这样一个作品

这其实是一个主题缸

身为一名海贼爱好者

把丛林路飞和景观做了个结合

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

空白背景让整个景观更加完整、清晰地呈现

《丛心之路》这个名字

也是希望自己在做出每次选择的时候

都能遵循自己的内心

在有限的生命里追逐所爱

坚持所爱一直走下去

(下图)是拿掉路飞后的样子

也是《丛心之路》的参赛图

当时缸体刚刚完成

有了植物生长痕迹后状态更自然一些

同期参加年IVLC的还有

《春霖》(下图)

这个参赛图估计是《春霖》最满的时候

《春霖》之所以这么满

是因为这个缸的主人是个植物发烧友

《春霖》也是我尝试密植型雨林缸的一个作品

下面开始讲讲

《半壁江山》

的制作过程

每个人的做法不同

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做雨林缸

其实和装修一样,首先要知道流程

检查缸体、调试硬件是第一步

喷淋可以后上

因为需要根据景观植物的位置设置喷淋点

接下来是准备耗材

这个缸所用到的耗材为:

发泡胶,钢丝刷,赤玉土,轻石

美乐棵营养土(也可以自配)

发酵腐叶土,假底板

水草胶,扎带

骨架选用的是杜鹃根

下面开始讲做法

()骨架的搭建

骨架的搭建要因缸制宜

这个缸长宽高的尺寸为.6米×0.5米×米

0.5米的宽度让我只能在

有限的景深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骨架立体感

使整个景观丰满

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杜鹃根

杜鹃根的枝杈延展性强

可以最大程度地充满整个画面

但是杜鹃根有个缺点就是颜色较浅

在景观中会略微显得不够自然

如果全包苔藓

斜度大的枝杈又很难保水供苔藓存活

所以我选择使用不同种类的爬藤作为修饰

这个照片是刚做完的效果

后续爬藤顺着骨架生长

会更加自然

《半壁江山》的骨架共有块

其中大骨架有两块,其余全为枝条拼接

我一般将骨架分为主体骨架和细节骨架

主体骨架就类似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骨架用来丰富内容

软化一些硬连接

这种很直的杜鹃

根切记不要立起来用

然后在枝干顶端绑积水凤梨

恕我直言,那样简直难看至极

所以我通常会选择将其倾斜或放平

再利用一些枝条丰富细节

从缸的一边向另一边做延伸

(2)背景板的制作

因为杜鹃根的骨架略显单薄

所以背景板在此景观中就尤为重要

这次我依然选择使用发泡胶作为背景材料

但是这里有个点要注意一下

由于水汽影响

发泡胶背景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很容易与玻璃分离

所以我在玻璃和发泡胶之间做了个处理

先把植纤棉(或工业百洁布)

剪出想做的背景板形状

然后用玻璃胶将其与玻璃粘合

这样将发泡打到植纤棉上不仅非常容易附着

后期也不会从玻璃上脱落

我使用了两种颜色的发泡胶

这样要比单色做出来层次感更好一些

棕色做土,灰色做岩

先喷棕色,再喷灰色

因为岩石肯定是要突出土面的

立体感也是后期处理时需要注意的

至于有没有必要粘椰土我觉得见仁见智吧

植物会渐渐将背景板爬满

如果大家觉得更美观

可以多做一步

至于说椰土的保水性

我反而觉得提升不大

背景板的保水程度基本取决于

喷淋的位置及喷淋间隔

在发泡背景的后期处理上

由于面积太大

用手一点儿一点儿抠出纹理的话太耗时间

所以我用钢丝刷先打掉光滑面

再用壁纸刀切割出大概的形状

不满意的地方会用手工处理细节

最后用瓦克的黑色玻璃胶加椰土

把棕色发泡区域处理了一下

这样做出的背景板会更自然一些

(3)假底的铺设

《半壁江山》的制作流程

是先摆骨架看效果

然后把骨架取出做背景

再在缸内粘合骨架,最后铺设假底

但有的时候也会根据骨架高度等实际情况

先铺假底再搭骨架

假底材料我选择是

塑料假底板,轻石,和赤玉土

缸体左侧由于骨架原因

不方便使用假底板,我使用了窗纱铺底

这样可以避免随水流失的土

堵住缸体底部的排水口

底板处理好后先铺大颗粒的轻石

再铺颗粒较小的赤玉土

(4)植物的选择与种植

做完以上步骤就可以上植物了

如前面所说

和景观契合度高的植物才是最好的

下图是《半壁江山》中的部分植物

我们可以把这个作品中的

雨林植物做一下简单分类:

.蕨类植物

是我最常用的一类植物

蕨在雨林缸里主要用于铺面

将一些大叶展的和小型的蕨相结合

大叶展用于后景

小型蕨种植在骨架根部附近

如果有大景深也可以奉行近大远小的方式种植

2.积水凤梨

积水可以说是雨林缸的代表植物了

积水凤梨有很多属

我个人比较偏爱V属

V属叶型大部分较尖

后期不会像N属那么挡光挡水

但N属凤梨由于其多颜色艳丽

在雨林缸里又起到了很重要的提色的作用

如何搭配确实需要一些实践才能更加上手

其实说凤梨是雨林缸的代表植物

可能更适用于商业景观

现在很多截取式的雨林景观都很少使用凤梨

凤梨多数生长在树冠

(也有地生徒长的,多从树上掉下)

而我们做景更多是地面和根系附近

所以说如果想要还原自然景观

适合用凤梨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3.附生植物

很多植物都能附生,蕨类,积水,兰科等等

用水苔或很少量的基质包根

再用扎带固定,就能存活

起到了很好的丰富骨架细节的作用

4.爬藤植物

常见的爬藤有薜荔类,蜜囊花类

还有一些蔓绿绒的小型品种

5.苔藓

苔藓的种类也有很多

我一般常用青藓

像白发、大灰、小灰、大羽

等种类在雨林缸中也是很常见的

以上这五类植物

也是我做雨林缸的主要元素

当然还有很多植物可以作为选择

天南星科,棕榈科,秋海棠类

蜂斗草,紫金牛

还是那句话

适合景观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植物的种植方法:

积水凤梨一般可以用扎带固定

上树的蕨类植物也可以用使用扎带

苔藓、爬藤类和附生兰科

可以用水草胶直接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植物种植位置也有很多讲究:

积水凤梨选择光源比较好的位置直立种植

蕨类植物可以选择散光或阴一点的位置

兰科最好不要种在积水点

否则很容易整颗烂掉

爬藤直接铺到苔藓上

或者种植到背景板底部就行

苔藓尽量选择枝干较平容易积水

且可以接触到喷淋直喷水的地方种植

在北京这个地方

光靠缸里的湿度是养不活苔藓的

有些苔藓后期会追光长高

所以需要定期修剪

防止其发黄变得不美观

(5)硬件的设置

喷淋可以最后安装

我一般间隔四小时喷淋一次

每次喷淋的秒数

根据植物需求、缸体大小

和具体环境情况设置0秒至30秒不等

通风伴随着喷淋,在喷淋后执行

通风时间也会根据植物需求不同

从0分钟至20分钟不等

光照我会至少保证0个小时以上

去满足植物的生长

以上就是本次

围绕着《半壁江山》的全部分享

我热爱造景

其魅力在于每个景观的制作过程都存在差异

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我最期待的

而成景的效果则是对我最好的嘉奖

一路走来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们

作者:白鹏

更多水草知识

长按下载APP

商务合作:ye8

推荐阅读:

无水开缸,一个月成景

从入门到放弃,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杂乱无章的树枝和藤条造景,竟然获奖了!

.2底床过滤,低维护造景

大赛亚军:千层重叠,峡谷一线

沉木上面绑红菊?你的脑洞得足够大!

跪求,喜欢的话点一下“在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cd/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