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HyperactivityinChildren)是儿童多动综合征(HyerkineticSyndromeofChildhood)的简称,即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综合征,又称为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DHD),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名称,近百近来,所用名称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BrainDys-function简称MBD)

(2)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ofChildhood,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HyperactivityinChildren)

(3)注意缺陷障碍(简称ADD)

(4)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此名较为恰当。

(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简称AD-HDS)

(6)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Disorders)

(7)多动症(HyperactivityDisorder),此名通俗易懂,容易被社会所接受,但有少数儿童并无多动表现,甚至呆滞,是显著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其它症状。此类儿童易被人忽视,故此名也不够全面。

 一、研究发展史

(1)国外研究概况

年,法国医生Hofmmann先生对儿童活动过多及躁动不安的行为不是由于孩子顽皮而是一种病态予以描述。年,Still报告了第一例活动过多的患儿。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后可出现多动行为障碍,其认为多动症为脑炎后遗症所致。年Winncoff指出这类综合征不是儿童期的活力旺盛所致,并提出“儿童多动症”的病名,年Bradley提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年,有人认为本病症状与脑损伤有关,因此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年Gesell和Amatrnda明确提出了“轻微脑损伤”这一名字,但当时没有受到重视。年各国小儿神经专家在英国牛津开会讨论,提出在本病病因尚未弄清之前,暂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称为MBD)。年美国进一步肯定MBD的名称。年,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美国统计表明美国儿童发病率为4%-10%,甚至16%。年提出应用精神振奋剂治疗行为障碍的学龄儿童,并日益受到重视。年,第2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将本病定名为“童年期多动综合征”。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将“注意障碍”(简称ADD)作为独立诊断名称。年进一步将本病分为注意力障碍(ADD)和注意力障碍伴多动(ADHD)2型。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逐渐认识到MBD和ADD是当前儿童保健学、心理学、神经精神学和教育学的一项综合性重大课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2)我国研究概况

年后,儿童多动症受到我国医学界重视,先后在上海、南京、北京、西安、广州、四川、东北等地展开研究防治工作,同时上海第二医院儿科开展了多动症专病门诊。年11月将ADHD定名为“多动综合征”,年河北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所(现为河北东方儿童健康研究所)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提出新的看法,认为西药的副作用较大,并对中医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是治疗多动症和抽动症最佳途径,并对儿童健康无任何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治疗多动症取得了重大进步。年,本研究所利用独特中药配方,治疗多动症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儿童健

  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年至年间国内对ADHD的研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发表会议及研究论文20多篇。

  关于多动症治疗问题,过去偏重于心理和行为矫治及改进教育方法等,反对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药物治疗看法有所改变,认识到中医药是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最佳途径,还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认为应以中医药治疗为前提,再辅以心理及教育等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患病率

  在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各地统计差别较大,从11%~20%不等,据Stewart统计,在6~12岁学龄中占4%,Masland估计在美国小孩中大约占5%~15%。年,在英国统计名学龄儿童只有2名,患病率为1/,在美国统计相差百倍以上。年估计美国多动症儿童万以上,日本为4%、瑞典为2.1%。

  用康奈量表(Corner)评分指数统计结果如下

5国儿童多动症调查统计表

----------------------------------------------------------------------------------------------

  总例数多动症数%

----------------------------------------------------------------------------------------------

  美国.5

  加拿大.3

  西德

  意大利

  新西兰

----------------------------------------------------------------------------------------------

  我国统计结果也不一样,广州1.5%~1.9%,南京1.6%~3.3%,西安1.3%~8%,贵州为2%~9%,上海为3%~10%,牡丹江3%。本研究所在石家庄市6个小学调查结果为7%,估计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为万人以上,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患病率的差异也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父母及老师对孩子症状描述的因素,描绘重的评分就高,反之,评分就低。

②儿童性别、年龄、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社会对多动症的认识水平均影响患病率的统计。

三、多动症主要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自控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①注意障碍:患有多动症儿童都有注意不能集中或不能持久,是因为由意志控制的主动注意削弱,听课不专心,作业难以完成,被动注意却亢进,容易被外界分心,随境转移和被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或游戏所吸引。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专心,可玩游戏或看有兴趣的电视时能高度集中,是被动注意亢进所致,因为学习枯燥无味,需要由意志控制的主动注意才能好好学习,多动症孩子缺乏学习上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无法认真学习,甚至厌学。

②活动过多多动症的孩子表现心不在焉,心神不定,心慌意乱,有头无尾,杂乱无章,上课做小动作,东瞧西望,下课后象脱僵的野马,狂奔乱跑,也有的儿童看上去较文静,少动,但注意力分散上课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一问三不懂。

③冲动任性表现自控能力差,性情急躁,易激动,好发脾气,想干啥就干啥,做事缺乏思考,不计后果,没有耐心和同学游戏,而随心所欲的捣乱,甚至破坏东西,偷盗、打架、惹事生非。

④情绪不稳表现为兴奋不安,话多,爱管闲事,做事不认真,粗糙,难以睡眠,反映迟缓,动作懒散,作业拖拉、情绪易波动、感情脆弱、易哭易笑、不能耐受挫折、不合群,喜欢较自己小的孩子为伍,性格孤僻,倔强,即使打骂也无济于事,不听劝告,不服管理,我行我素,还有的产生自卑逆反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犯罪或自杀。

⑤学习困难表现在视运动障碍,临摹图画作业时,不能按原形排列,对画面缺乏有计划的安排,书写潦草,有的表现视听觉障碍,对声音辨别困难,还有的表现为认知困难,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定向,看书串行,诵读困难,念错或念倒,如21念成12,有的考试时会“上场晕”,全部忘记。这些症状,初上学时,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尚能考出好成绩,随着学习深入,成绩便年年下降,直到发生学习困难。

四、多动症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我研究所对名违法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有名在学龄期曾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从而提示儿童患多动症后,易发生心理变态、品行障碍、甚至走向犯罪。总之,多动病患儿较正常儿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状越重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改善越缓慢者,误入岐途的可能性越大。

  由此可见,多动症与少年犯罪的关系非常密切,儿童多动症是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潜在的因素。

五、多动症的中医名称

  中医没有“多动症”这个名称,一般将本病归于“失聪”、“健忘”、“疳症”“虚烦”、“不寐”、“妄动”、“妄为”等范筹。

六、多动症不经药物治疗能否自愈

  一般认为,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时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有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影响对生活学习的适应。对症状较重患儿,则必须服药及配合其它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为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成人多动症”,其表现为:适应社会能力差,工作或学习当中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与工作情绪难以稳定,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转变为其它精神类疾病。

七、多动症患儿应采集的病史

①胎孕史:孕前父母健康状况,妊娠情况-正常、恶阻(一般、严重)先兆流产,流感、风疹、肝炎、高烧、坠胎,坠胎未成,精神疾病,癫痫、曾服药物、特异食物、胎动情况(一般、严重)

(2)产史:是足月产、早产、迟产、难产(吸产、产钳、剖腹产、臀位、脐绕颈,药物催产)第几胎、产伤(颅伤、颅异形,窒息缺氧、缺血)。据我所临床研究表明,剖腹产患儿多见。

(3)病、育史:出生时(发育正常,特大、特小、畸形),环境(静、噪),脐风,肺炎、

  高烧、脑炎、佝偻病、脑水肿,脑外伤。五迟(立、行、齿、发、语)。自汗、盗汗、遗尿,食物偏嗜(冷饮食、异食、偏食),睡眠状况(多、少、不稳、不午睡、梦游、梦呓),现有何病,多动病程,曾服(治多动症)何药(包括中西药)

(4)遗传因素:父母嗜好(烟、酒、其他),精神疾病,癫痫,傻,近亲结婚,多动症等。

  小儿多动症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多见于6~12岁的学龄儿童。

  一、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八、临床表现

1.症状:

  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2.体征:

  可有轻度协调运动障碍,或动作笨拙,或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做精细动作。

3.实验室检查:

  脑电图大多正常,或有非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多等。

  三、治疗方法

1.治法:疏肝清热、涤痰开窍、安神定志。

2.方药:自拟安神定动汤。

3.组成:炒枣仁15~20克,云茯苓10~15克,紫丹参12~15克,合欢皮10~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20克,醋柴胡6~10克,生栀子5~10克,广郁金6~9克,胆南星3~6克,石菖蒲6~9克,炙甘草3~6克。

4.方解:安神定志汤中以云茯苓、酸枣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君;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助君药重镇安神为臣;柴胡、栀子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肝气平,火气消,情绪自稳;胆星、郁金、菖蒲涤痰清心开窍,痰消郁除,神明自主,此两组药物共为佐;甘草益气助化源,又调和诸药为使。本方正是根据小儿多动症的病机立法组方,科学配伍而成,故在临床上有满意疗效。

5.加减:自汗者加黄芪10~20克,白术6~10克,防风3~6克;盗汗者加山萸肉8~10克,地骨皮5~10克;内热炽盛者加黄连5~8克,黄芩6~10克;厌食者加焦三仙15~20克,鸡内金6~10克;智力低下者加益智仁6~9克,远志5~9克。

6.煎服方法:水煎2遍,合汁毫升,早晚分服。6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2~3个疗程。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nanxinga.com/dnxbm/1425.html